長春市雙陽區
長春市雙陽區采取兩種方式安置土地整理項目區農民就業。一是由項目區企業消化安置,要求企業對現有適齡勞動力在自愿的前提下安置到項目區種養業、設施農業、餐飲服務業就業,保證收入高于本地最低工資標準,并交三險一金;二是由開發區安置,引導項目區農民到經開等區企業打工,就近安置。同時,通過以下途徑保障項目區農民長遠利益:首先是土地租金收入。農民將土地作價轉租給企業,可以將全部或部分資金作為股金入股,獲得分紅;第二是勞務收入,即適齡勞動力自愿到周邊企業務工獲取收益;第三是保證農民享受取暖及物業管理優惠;最后是享受社會保障及社區內教育、醫療、衛生、治安、服務中心等綜合服務。
吉林市昌邑區
吉林市昌邑區在全國率先開展了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創新試點,經驗已經在全市范圍內鋪開。比較典型的孤店子鎮和金珠鄉,分別以企業為龍頭,以產業化規模生產推動土地流轉,帶動城鎮化建設,實現了工業集中生產、土地集中經營、農民集中居住的“三集中”。目前,孤店子鎮大批農民變成產業工人,年收入是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倍。金珠鄉成立10個大型家用農機合作社進行機械化生產,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由原來的2500人減少到200人。
延吉市朝陽川鎮
延吉市重點推進朝陽川鎮省級城鎮化試點,通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形式落實新建農民集中居住社區用地。農民原有的宅基地統一組織整理復墾為耕地,耕地總量不減、質量不降。占補平衡后除了落實新建農民集中居住社區用地外,還規劃出一塊可供市場開發出讓的土地,用出讓收入平衡城鎮化建設資金,推進“三區”建設。一是依據農民意愿,制定宅基地換房辦法,簽訂換房協議,開展農民集中居住社區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同步推進工業園區和農業產業園區建設。
短評
城鎮化,不是單純地讓農民撂下鋤頭,不再做農活;也不僅僅是讓農民住進樓房,行走在柏油路上……城鎮化的關鍵,是農民市民化。基于這樣的考慮,在加速推進城鎮化過程中,長吉圖各區域進一步深化了戶籍、社保、教育、醫療等機制體制改革,全力保障“人的城鎮化”目標實現,讓城市更宜居、市民生活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