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價格也漲了,最終服務依舊沒跟上,打車難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那漲價的那些借口就顯得更不充分。說來說去,出租車行業的根本問題在于,其經營體制弊病,這才是消費者和一線出租車從業者最關心的問題。
6日上午,北京發改委、市交通委網站發布《關于調整本市出租汽車價格有關事項的通知》,按照通知,新的出租汽車價格為3公里以內13元,基本單價每公里2.3元。燃油附加費每運次1元。同時,調整早晚高峰期間低速行駛費和等候費,以及預約叫車服務費。調整后,本市租價水平與國內同類城市基本相當。
至此,北京出租車調價塵埃落定。盡管相關部門也說,提價之后的利潤全部歸出租車司機,但是為何要通過漲價(這實際最終由乘客來買單),而不是通過降份子錢的方式幫助出租車司機增收?同時,一些師傅并不愿意過分提價。因為一旦提價,有打車意愿的人會減少,同時因為堵車,堵在路上依舊拉不到客、賺不到錢。份子錢到底去了哪里,這是公眾一再追問的,相關部門應該早日以透明的方式說清楚。
其實,所謂價格機制調整,最多只回應了一線出租車從業者的利益訴求。對于消費者而言,打車難、出租車服務質量等問題,同時也迫切需要解決。按理說,如果出租車從業者的收入可以得到提升,同時管理更加嚴格,其服務質量相應也會高一些。但是最近這一年來,我們通過媒體和微博多次了解到,以按照類似方式2年前就已經提價的杭州為例,出租車服務亂象頻發,甚至當地官員親自出面道歉。
如果價格也漲了,最終服務依舊沒跟上,打車難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那漲價的那些借口就顯得更不充分。
說來說去,出租車行業的根本問題在于,其經營體制弊病,這才是消費者和一線出租車從業者最關心的問題。具體而言,現有的出租車運營管理模式主要分兩種:出租車公司擁有牌照,租出去坐收份子錢;車主高價獲得牌照自主運營或租給他人開。不同城市或有不同,或二者兼有。但無論以上哪種模式,政府相關部門或有關系的企業都參與了利益分配,所以包括北京在內不少城市,都只提漲價而絕口不提降低份錢。
如今,北京出租車漲價已然實現,后續的改革卻沒有蹤影,甚至相關部門沒有任何積極表態,這確實不是一個好的兆頭。北京作為首都,同時是中國正規合法出租車和黑車最多的城市,出租車行業的運行規則和改革實際上具有標志性。如果相關部門對于公眾的更多期待,對于出租車行業的深層次問題繼續回避,那么伴隨這輪漲價的,必然是連續不斷的新問題。同時,因為北京的標志性意義,很多城市在解決出租車問題上都難有大動作,只漲價不改革實際將成為一個很壞的“榜樣”,而被效仿。
要解決出租車行業問題,必須從根本上壯士斷腕,而不能只僅僅通過提價等措施,一而再再而三回避核心問題。相關部門應該把出租車運營資格還給市場,由市場機制自動調節,其工作重心應回歸到專注于制定行業準入、監管標準,以提升出租車行業的服務水平。倫敦、東京等發達國家的大城市經驗表明,類似做法確實有效。當然,這對于相關部門和利益相關企業來說,涉及實實在在的利益。說到底,改革的決心和動力才是最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