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13日電 《人民日報》6月14日將刊發評論員文章《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全文如下:
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
最近一段時間,一些地方接連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慘痛的事實再一次敲響警鐘:人命關天,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
世間萬物,生命最寶貴。百業興旺,安全最重要。我們搞建設、謀發展,最終目的不是創造多少GDP、上多少項目、蓋多少高樓大廈,而是讓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發展是硬道理,中國當前、今后的發展任務仍然很重,但發展絕非不計代價,更不能被曲解為一切為發展讓路,甚至包括人的生命。人沒了,發展還有什么用;人沒了,還怎么能發展。發展為了人民,發展的根本目的是人民幸福。事故頻發,生命安全沒有保障,一切幸福都無從談起。人民是發展的主體,人民推動發展。事故頻發,生命安全沒有保障,人民怎么能安心投入發展,一切發展怎么可能持續。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落實到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處理好速度質量效益的關系,切不可片面追求發展。
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穩定較快增長,各地謀發展的勁頭很足,許多工程、項目相繼上馬,安全生產形勢更加復雜繁重。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越要擺正安全和發展的位置。
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完善了相關監管制度。但是,部分行業、部分地區的重特大事故仍時有發生,暴露出一些地方、部門和生產企業發展理念落后、安全生產意識淡薄,安全責任不落實,防范監管不到位等問題,教訓極其深刻。
面對一起起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我們為逝者深切哀悼,也要吸取血的教訓,痛定思痛,舉一反三,全面排查隱患,堅決堵塞漏洞,切實防范重特大事故發生。
安全生產,預防第一。國務院已經部署在全國集中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各地各部門要采取更加堅決、更加有力、更加有效的措施,深入排查隱患,鐵腕打擊非法違法和違規違章行為,抓好重點行業領域安全整治,夯實安全生產基礎。
一些人總以為,安全生產事故有偶然性,不可避免。這實際上是推脫責任。現代安全生產理念認為,安全生產是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使人和物在生產過程中處于安全狀態,本質的安全生產完全可以實現。歷次安全生產事故的原因調查也顯示,基本上都是責任事故。當前抓安全生產,必須狠抓落實,敢于碰硬。不論是安全生產的主體單位,還是安全生產的監管部門,只要發現問題,該整改的迅速整改,該停工的立刻停工,該停用的堅決停用,不姑息任何借口,不放過任何隱患,更不能因為某個項目貢獻了多少GDP、某個企業上繳了多少稅收而有半點手軟。
安全無小事,人命大于天。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讓我們牢牢守住這條紅線,努力實現科學發展、安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