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元旦假期,市民購物、聚會活動集中,路面車流、人流明顯增加。為確保道路交通安全暢通,沈陽交管部門視情況對商業密集地區進行封閉調流。當太原街、中街、長江街、興華街商業區出現人流集中車輛無法通行時,交管部門將采取臨時的商業區交通封閉措施。(1月1日《沈陽晚報》)
對于沈陽市的交管部門而言,他們無疑是積極作為的。他們預測到了在節日期間繁華商業區的道路必然會出現擁堵的情況,于是提前制定了預案。在擁堵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封閉商業區的道路。但是,這樣的辦法能解決實際問題嗎?元旦的時候可以封閉,春節的時候也可以封閉,但是總不能只要一到節日就封閉商業區的道路吧?
每逢節日期間,就出現的擁堵情況,自然是和車很多、人很多有關系。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另外一種現象:在商業區的規劃中一味貪大求全。不僅僅是沈陽,在全國任何一個城市都有這樣的提法,做大商業區。這樣的規劃被有關部門稱之為做大規模,提升檔次。于是,在這種城市規劃的理念影響之下,城市都規劃了很多集中區。什么商業集中區、蔬菜集中區、企業集中區、娛樂集中區。這些集中區的存在,的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做大規模,提升人氣的作用。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也給城市的擁堵帶來了躲不過的“災難”。購物要到集中區,上班要到集中區,買菜要到集中區,看病也要到集中區,這樣的集中真的很不科學。
北京就已經發現了集中區帶來的弊端。他們已經提出拆遷部分公共設施,分流商業區,疏導人群過于集中的辦法。此外,還將搬遷一批過于集中的市場等等。就城市發展而言,過于集中不是個好辦法,正確的做法是超市、醫院、學校、商廈都小型化、分布化,處處都有,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完成自己的需要。這樣才不會使人流、車流過于集中。
而且,這種封閉商業區,應對節日擁堵的做法還有可以質疑的地方。一個方面,觸及了商家的利益,節日是銷售最好的時候,你封閉了道路,也就減少了人流,勢必影響生意。二個方面,剝奪了消費者的休閑購物權,人家就是想利用節日的時間到商業區去玩玩,去買點居家的物品,你封閉了商業區的道路,倒是解決了擁堵的問題,可是人家的休閑購物權誰來保障?
治理城市擁堵,不是一家部門的事情。這需要規劃部門、城管部門、交管部門共同努力,各自為政治理不好擁堵現象。
節日封閉商業區,就好比一位有骨頭疾病的人打封閉針一樣,暫時是減少了疼痛,卻不是長久之計,長久之計就是動動手術。為了治理擁堵,封閉商業區道路的辦法,你的柔情也只能呢自己懂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