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針對我國目前的土地城鎮化快于人口城鎮化的現象,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胡存智日前擔綱《城市化》市長顧問就“土地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這一話題予以作答,他強調要下功夫提高城鎮土地利用效率,同時,推動土地財政逐步從一次性出讓收入向稅收方向過渡。
胡存智指出,我國目前的土地城鎮化明顯快于人口城鎮化。從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時間里,我國土地城鎮化的速度是人口城鎮化速度的1.71倍,從2000年到2010年的數據看,仍延續了這一趨勢,數字變成了1.85倍。
他說:“土地城鎮化的速度比人口城鎮化的速度稍微提前,這是無可非議的,但是兩者之間的差異過大過小都不太合適。”他表示,一般來說將土地城鎮化的速度比人口城鎮化速度進行比值計算,公認的彈性系數是1.12左右。如果低于這個數字,說明太擁擠了,人口城鎮化跟得太緊;如果高于這個數字,就顯示用地比較粗放,城市擴張得太快。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國的這一彈性系數高出正常值。對此,胡存智提出要下功夫提高城鎮土地利用效率。要扭轉土地城鎮化過快的趨勢,主要應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升城鎮化發展的質量,加快人口城鎮化的速度。第二要控制城市建設用地過快的擴張,使土地城鎮化的速度有所下降。
他說:“當然,我們要采取的措施不是簡單地將目前已經擴張出去的土地退出來,而是要把已經進城的人口安頓好,同時進一步發揮城市集聚人口的作用,將人口的素質提升上來。我們要加快讓各類人口進城定居,包括使農村進城務工人員成為常住人口,不要總是流動。同時,要使農村進城務工人員逐步享受到城市居民應有的保障和福利。特別是要解除戶口上的限制條件,讓進城人員應該享受的福利待遇與戶籍相對脫離,消除或取消對外來人員入戶的限制,切實增進城市定居人口的歸屬感。這些需要逐項地落實,不能太著急。”
針對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城鎮化規模而忽視質量的現象,胡存智指出,要推動土地財政逐步從一次性出讓收入向稅收方向過渡。從全國的情況來看,土地直接稅收已有比較大的增長,到2012年已經達到了1萬億元左右。逐步培養穩定稅源,形成新的稅收土地財政,可以作為今后考慮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