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城鎮化吸引民資,能戒掉土地財政?
時間:2014-03-24 22:04:42  來源:千龍網評  作者:葉雷 

  3月20日,財政部網站刊登的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的講話稱,預計2020年城鎮化率達到60%,由此帶來的投資需求約為42萬億元。如果有政策支持和經驗總結,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將成為城鎮化資金來源的重要渠道,可能更多資金來自社會投資,能有效減輕政府債務壓力。(3月21日《每日經濟新聞》)

  王保安是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培訓班上講話的,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合作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的PPP模式,確實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但PPP模式在我國推廣的難點,除了沒有法律法規、政府還不夠專業之外,更大困境是,目前大多數城市政府的財政都高度依賴土地,“投資靠土地財政,融資靠貸款舉債,償債靠土地擔保”,政府沒有健康可持續的財力保證,也就導致了政府在PPP模式中的信用缺陷,必然讓民資高度警惕。

  將高達42萬億的投資需求,主要寄托在民資上,顯然思路是正確的。一方面,上一次政府4萬億投資的后遺癥還沒完全消除,如果繼續以政府為主投資,就會進一步增大我國經濟的系統風險;另一方面,現在民資富余,截至2013年11月末,我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高達102.7萬億元,僅個人存款就高達45.2萬億元,而民資投資渠道不暢也是不爭的事實。新型城鎮化建設,主要依靠民資,不僅能實現雙贏,還會極大提升我國經濟的活力。

  然而,資本都是趨利的,政府可以不計效益,民資就要盤算能否賺錢。如果不能解決民資的回報問題,無論什么模式,無論怎么提倡和鼓勵,可能作用都非常有限。傳統依賴土地財政解決城市化資金缺口,結果導致地產和金融泡沫擴大,不僅讓城鎮化的成本直線上升,而且導致對產業和人口的吸引力下降,不僅一些新城成了“鬼城”,而且一些傳統城鎮也出現了“空心化”危機。這種情況下,民資顯然是不愿也不敢積極參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的。

  新型城鎮化建設,國際上是有現成經驗的,那就是用土地開發的財務平衡替代土地財政。政府不能想著靠土地拍賣賺錢,政府所征的地,除了解決底線基礎建設和解決人的城市化之外,都不能拍賣,而是要用來做保障房,用來扶持實體經濟。土地開發的財務平衡避免了“造城、擴城陷阱”,降低了實體經濟投資的成本,民資的積極性自然就高了。這樣的城市化路徑,也就順利實現了產業結構、就業方式、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等一系列由“鄉”到“城”的轉變。

  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新型城鎮化建設,也必須遵循市場規律,不可急著人為造城。但是,如果政府的土地財政模式不變,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路徑就依然難以改變,所謂的PPP模式也只是融資方式的變化而已,本質上仍是“鋪攤子、做煎餅”,民資對所謂充滿暴利的房地產都要三思,更不必說其它了,這恰恰就是王保安副部長說很多項目在重復地“交學費”的原因所在。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將中國的城市化與美國的高科技發展并稱為“影響21世紀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兩件大事”。美國的高科技發展,核心的就是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但政府必須定好位,不能用行政手段替代市場規律。我國新型城鎮化的具體進程和方向,也必須順應市場規律。民資本身就是市場要素,要吸引民資積極參與新型城鎮化建設,就更應該尊重和順應市場規律,而土地財政本身就是導致資源錯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