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0-17 17:33:15
來源:半月談網 作者:滕朝陽
“十一”剛過,一場來勢洶洶的霧霾讓京津冀再度遭遇“心肺之患”。10月9日,環保部派出6個督查組,奔赴北京、天津、石家莊、廊坊、保定、邢臺、衡水和邯鄲8個城市,對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進行專項督查。10月13日,環保部點名批評一些地區應急工作還存在形式大于內容,應急機制不協調、不順暢,部分涉及民生的應急措施難以完全落到實處等諸多問題。
從環保部通報的情況來看,有的城市應急響應遲緩滯后,有的城市應急預案執行不到位,有的城市則連應急措施也沒有,總之存在應急工作流于形式主義的問題。值得著重指出的有兩點:一是有的地方矮化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一是有的地方缺乏統一規范的治理機制。
曾有環保局長大倒苦水,說“霧霾我根本管不了”。這聽上去不免使人氣餒,你環保局長都“管不了”,老百姓則只能徒喚奈何了,但這話恐怕也道出了一部分實情。如果地方主要領導“不點頭”,像“三高”企業這樣的污染源,環保局長能管得了、治得了、關得了嗎?而事實上,大氣污染防治也絕不只是環保部門的職責。但此次督查發現,石家莊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中心雖設在市政府,但全市大氣污染治理協調辦公室卻從原掛靠市政府降格到掛靠市環保局,給這次應急指揮調度工作帶來了不便。一個市的大氣污染治理工作,讓這個市的環保部門去協調,其效果不難想象。
此次督查還發現,廊坊市按預案要求應限行兩個尾號的車輛,但街上所限兩個尾號車輛隨處可見。這可能與執法不力有關,也可能與執法缺乏統一標準有關。據稱,河北省尚未設立全省統一的重污染天氣情況下的機動車限號規范。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顯然會給交管部門執法帶來困難,也不利于緩解整個區域的污染局勢。去年9月17日,環境保護部、發展改革委等6部門聯合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建立了“六省區市協作機制”。且不說排污收費標準目前在省份之間存在巨大反差,如果連一省之內的機動車限號工作都不能做到步調一致,“六省區市協作機制”會建立在什么基礎之上,又會有什么樣的實質性內容呢?
此次督查表明,一些地方的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走了過場,則其日常治理工作的情形可想而知。全國黨委秘書長會議10月10日至11日在京召開。會前,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崇尚實干、狠抓落實是我反復強調的。如果不沉下心來抓落實,再好的目標,再好的藍圖,也只是鏡中花、水中月。假如日常治理“崇尚實干、狠抓落實”,則應急期間也不至于發生“這次重污染天氣應急一來就是二級,搞得我們有點措手不及”;如果應急期間仍抱著形式主義態度,再完備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也會成為“鏡中花、水中月”。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是對我們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我們黨在中國執政,要是連個食品安全都做不好,還長期做不好的話,有人就會提出夠不夠格的問題。霧霾危害的廣度、對身心損害的程度以及治理霧霾的難度,不說甚于至少也不亞于食品安全問題,那么,霧霾治理也是對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也同樣關乎執政“夠不夠格”的問題。被點名批評之后,相信相關地方會有所觸動、有所行動;但環保部也應繼續關注點名批評后的整改情況。還是習近平總書記說得好:“抓而不緊,抓而不實,抓而不常,等于白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