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鄉村旅游、休閑農業與城鎮化”專題研討在望城區舉行,國內專家學者、農業官員及民營企業家們匯聚一堂,就如何在城鎮化中發揮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特色等問題進行了交流。
研討由中央電視臺評論員韓樺主持。與會嘉賓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農業部農村社會事務發展中心主任王秀忠認為,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對城鎮化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鄉村旅游完善了新型城鎮化的路徑,我們國家的城鎮化由原來的攤大餅,到現在國家提倡新型城鎮化,是一種很大的變革。望城“新社區+新園區”、“新鎮區+新園區”、“新城區+新園區”的模式完善了新型城鎮化的路經。
談到城鎮化建設規劃時,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城市與區域規劃院院長劉貴利認為,對于一些小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周邊的小城市,過去的發展是靠山吃山,現在也過時了,現在在全球化,是一個網絡化的概念,不能再走過去靠山吃山的老路。
城鎮化如何才能健康發展?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屬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劉志勤認為,城鎮化以人為本的口號比較片面,城鎮化應該以自然為本。以人為本可能會駕馭自然,可能造成資源的大量浪費。我們應當適當城鎮化,不要全面城鎮化,慢一點城鎮化,城鎮化做得更高雅、文明一些。
望城本土企業家陳杏華就如何發展鄉村旅游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鄉村旅游應該做文化、做概念、做差異、做品牌。文化是休閑旅游的靈魂,不重視文化,休閑旅游就無從談起。鄉村休閑旅游要堅持生態、生產、生活于一體的“三生”理念,注重養生、養心;要堅持自由、自主、自娛于一體的休閑旅游境界。陳杏華表示,鄉村旅游在望城起步時間不長,還缺乏理論和政策的支持,也缺乏國際間先進經驗的交流和合作。他期待本次論壇能為鄉村休閑旅游與新型城鎮化構建一套研討機制,搭造一座國際間相互學習、借鑒、合作的橋梁。
短短幾個小時的交流討論,嘉賓們意猶未盡,他們期待明年可以繼續圍繞“鄉村旅游、休閑農業與城鎮化”開展專項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