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交通職業學院的檔案管理人員最近在清理學生戶籍時發現,該校有3000名畢業多年的學生,戶口仍“空掛”學校,令學院對處理這些戶籍檔案無所適從。
根據高校戶籍管理的有關規定,在入學之時,學生將戶口從家鄉遷到所在學校,畢業后遷出至落戶城市。對于一時無法落戶的畢業生,學??蔀槠渫泄軆赡陼r間。但兩年過后,不少畢業生的戶口還是沒能在任何一座城市落地,只能繼續“空掛”在學校,一睡數年。
小陳是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的畢業生。2009年大學畢業后,他去了中山一家電氣照明公司工作。由于單位不能解決戶口問題,而他又不想把戶口轉回原籍農村,就把檔案都留在了學校,成了“空掛戶”。
“暫時還不想回農村,想在廣東打拼看看,能解決戶口最好,不能解決還是先放在學校吧。”陳的話說出了絕大部分畢業生“空掛”戶籍的原因:戶籍遷出農村后,就不想再回去,但暫時又不能落戶到工作所在的城市,就只能“空掛”在學校。
記者歷時多天采訪了解到,戶口“空掛”現象在湖北眾多職業學院和本科院校大量存在。甚至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這些部屬重點院校,“空掛”戶籍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當地業內人士分析,在武漢市各大高校和戶籍托管機構里,像小陳這樣的“空掛戶”多達10萬,這些“空掛戶”戶籍、檔案空掛的時間,最長的超過10年,短的也有兩三年。
據湖北省教育廳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武漢高校畢業生突破25萬,居全國之首。但這些畢業生半數以上最終都選擇離開武漢。
湖北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馬哲軍表示,“十五”期間湖北地區高校畢業生約有七成選擇了在沿海地區就業。隨著武漢城市圈和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這一情況有所好轉,但仍有過半數的學生最終不會留在武漢,人才外流的情況依然嚴重。
大規?!翱諕鞈簟爆F象不獨武漢存在。在最近一次的全國人口普查中,調查員們先后在北京、天津、濟南、石家莊、太原等城市也都發現了大學畢業生戶籍“空掛”現象。天津某高校就有超過1000人的戶籍“空掛”。而在北京,這一“空掛”數在3萬左右。
目前,在內地畢業生大量涌進的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除了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以及部分企業擁有戶檔接受權,能幫助其正式編制員工解決戶口問題以外,大部分的企業都不能解決畢業生的戶籍問題,而這一現象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尤為突出。
對于為什么畢業生不愿將戶口轉回原籍?用小陳的話說,就是城市戶口“值錢多了”。對于家鄉在農村的畢業生來說,為了跨越城鄉不同待遇的戶籍壁壘,他們往往義無反顧地選擇“農轉非”。而畢業后當發現工作也解決不了戶口問題、落戶成本又極高之時,他們便選擇“保持現狀”。
“空掛”的戶籍給所在學校和機構帶來了極大的管理難度。武漢交通職業學院保衛處的一名人士表示,學生長期將戶籍遺留在學校,而學校并未掌握畢業生在外工作情況。部分畢業生數年后突然回校要求開具無犯罪前科的證明,這讓學校左右為難。
感到為難的不僅是學校。湖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訴苦:作為戶籍的托管機構,畢業生可以將戶籍托管在中心,但是由于托管的只能是集體戶口,畢業生在結婚、生育、子女教育等方面都會受到政策限制,這又令畢業生對托管機構產生不滿。
而掛靠在學校集體戶口下的畢業生們發現,一旦要從托管機構索要戶籍卡,會碰到很多的困難,因為托管機構無法保證雙方結婚后是否會超生,計劃生育政策的利劍讓他們謹小慎微。如此一來,就有可能出現畢業生不買房不落戶就結不了婚的情況。
另外,數以萬計的“空掛”戶籍,令托管機構對檔案的保存、戶籍的管理提心吊膽。戶籍掛在托管機構,人卻跑到其他城市的比比皆是,“空掛”戶籍對于他們來說,是“燙手的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