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與哥倫比亞大學政策對話倡議組織(IPD)主辦的“探索新的發展之路:中國與拉丁美洲的經驗”國際學術研討會于8月28日至8月29日在北京召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在會中表示,未來十年左右中國國有企業的一大特點是:國有企業的發展將更加普惠全社會。比如,劃轉國有資本收益30%給公共財政,更好地服務于公共服務。在他看來,普惠全社會是國有企業未來改革的一個方向。
當代中國國企是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后才開始出現的,隨著1949年一大批國有企業的發展,我國形成了一批品類完全,獨立的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為新中國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的國有企業有這樣的成就:第一,改革,30年以來,我們一直在改革。國有企業在改革中做了很多工作。第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我們確立了一個新的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的管理體制。第三,產權多元化,包括抓大放小、上市,現在大多數國有企業都是混合所有制企業。第四,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我們建立了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第五,大力推進市場化改革,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