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地形多樣,天氣多變,但也是一個風調雨順的國度,歷史上從沒有過地震、海嘯、臺風的侵擾。年平均氣溫在25℃左右,干濕季節明顯,是一個適宜生活和休假的好地方。18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海岸線長約460公里,生態完好率世界頂級。經過勘測,已經探明的石油儲量有70億桶,這也預示著,這個人口只有1500萬的國家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非常富裕的國度。由于國土周邊是山脈,中心為盆地,柬埔寨成為濕地資源保持完好的國家。北部和西部山林環抱,礦山、林海盡收眼底;東部河流充沛,群山密布,礦石和稀有木材豐富;南側臨暹羅灣(泰國灣)、浩瀚的大海,東與太平洋接壤,西與印度洋接壤,成為南太平洋的福地中心。洞里薩湖周邊物產茂盛,天然的大濕地養育著世世代代的高棉民族。
柬埔寨1500萬人口中約50%以上年齡在25歲以下,這說明他們有近30年的人口紅利還沒有釋放。對外開放的政策使得所有大型建設投資、科技文化、現代技術、市場及商品都可以無條件地引進國外投資人,也使得這里的年輕人如饑似渴地吸吮著外來的文化和知識。外語(華語、英語、法語)成為柬埔寨年青一代必須掌握的工作語言。所有機構和大型公司都積極錄用懂得華語、英語及柬語的員工,而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年輕人更加得到重用。這里到處都是外語培訓機構,幾乎所有的小學和中學都是雙語教育,就像我們20世紀80年代中上期,夜校、業余大學、專業培訓、技術學校等比比皆是。由于柬埔寨文字也是拼音文字,語句像英語屬于倒裝句,所以,他們學習英語更容易,這是他們未來能夠快速發展的一個潛在原因,就像是印度的美國文化。
目前,柬埔寨在農業、加工業、旅游業、房地產業等方面走進了發展中國家的行列,經濟發展在外國各種勢力爭奪投資權的情形下,開始向海洋開發、城市綜合體建設、物流港、現代通訊技術等方面延展。由于柬埔寨沒有設立國家投資保護法,更加快了各個國家的投資人貪婪地向這個小國家瘋狂進行大規模的急切投資,使得這個原本應該經歷30—50年才能發展成為現代社會的國家,可能會在10—20年時間里完成。
比如,柬埔寨三大城市(金邊、西港、暹粒)的民航業,早在10年前就被法國投資人以獨自開發30年的契約所壟斷;多條高速路和國家級公路,被中國、日本、美國等以BOT的投資模式承包了幾十年;通訊公司的有線和無線業務,被韓國、中國、日本控制,雖然有柬埔寨本地商人控制的公司,但并不屬于國家體系;柬埔寨的金融市場也是自由開放的,政府允許私人設立銀行,雖然柬埔寨有兩家國家銀行,但是最大的加華銀行是由新加坡籍華人承辦的,此外,這里還有美國、日本、法國、中國開辦的銀行。除了柬幣和美元,如果想換其它貨幣,大街小巷到處都可以看到兌換貨幣的商販,有的是沿街鋪面,有的就像賣貨品的商販推著小車,這既是一種怪現象,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社會安全。
由于經濟發展是快節奏和瘋狂的,使得柬埔寨落后與現代、陳舊與時尚、低賤與高貴同時存在。城市里,貧民與富商、人力車與豪華轎車、赤腳勞力與衣冠楚楚的人、穿西裝打領帶者與赤身近乎裸體的勞工等,同時混居在一個地區或一座城市,甚至在一起喝咖啡。在金邊、暹粒、西港、馬德望等大城市,到處都能感受到新興城市的市場要素和機會。由于各國投資人的相互攀比,使房地產市場、豪華汽車市場、電子技術產品市場、超市比肩林立,異常活躍,但是卻絲毫不能影響柬埔寨人民自身的沉穩與和諧。他們像看大戲一樣,觀賞著外國人在自己的城市里拼命爭奪,心態平和地提供著各種各樣的服務,優雅地參與其中,獲取他們應該得到的收入和小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