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警惕用工荒下的技校“見習熱”
時間:2015-12-17 11:27:25  來源:光明網  作者:鄧海建 


  “2000多公里的路讓孩子坐大巴去,太累也太危險了!”最近,一說到自己在西安一所技校上學的孩子要出發去廣東勤工儉學,李女士就滿腹的擔心。李女士孩子今年16歲,9月起在西安華中科技技師學院就讀,據說馬上要去東莞實習,而且一去就是三個月,過年也不能回來。校方解釋稱,這是社會見習課程,主要是鍛煉學生對企業模式的了解。(12月15日《華商報》)

  見習也好,實習也罷,對于技校來說,是更為頻繁的常態。不過,西安到東莞遠隔千山萬水,僅僅為了見習,有必要選擇在春節左右的當口,頂風冒寒地跑到珠三角去嗎?當地的企業,都遠遠滿足不了技校的實習需求了?

  真正的疑問,可能還在以下幾個層面:首先,珠三角結構性用工荒是個不爭的事實。比如東莞市人力資源局提供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人力資源市場平均求人倍率為1.26,說明企業仍存在局部性用工短缺。近日,東莞市中小企業局還進行了一次調研,涉及東莞24個鎮273家企業。結果顯示,47.8%的企業存在短期性、臨時性缺工情況,11.5%的企業長期缺工。學生們的寒假,恰恰是用工荒最嚴重的窗口期,這個時候選擇東莞,難免讓人浮想聯翩。

  其次,這樣的見習,對學生來說有什么價值?比如家長宋女士質疑說,自己孩子學的是軌道運營管理,結果卻是去電子工廠,如此學非所用,豈非成了廉價勞動力?更耐人尋味的是,校方也明確表示“工廠多少會給學校一些錢”,但至于給了多少錢、什么標準、錢去了哪里,一概語焉不詳。誰監督,誰審計?如果真是見習,學校就不該拿這種“人頭費”,更要以學生的專業成長為目標,找到教學與實踐的契合點。但如果只是為了感受下企業的氛圍,無須學以致用,身邊企業萬萬千,何苦“孔雀東南飛”?

  才讀一年級的技校生,就被拉到千里之外的企業去見習,如此繁復詭譎,經得起程序正義的拷問嗎?根據教育部、財政部2011年發布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辦法》第5條規定,“不得安排一年級學生到企業等單位頂崗實習”、“不得安排學生每天頂崗實習超過8小時”。那么,今年9月才就讀的新生,就被拉到企業去上崗,合適嗎?更離奇的是,校方竟然稱,“最后能領多少,每個學生并不一樣,比如加班多少或者表現如何,有學生3個月掙到了一萬多元。”每天8小時不加班,學生能拿到這個錢?

  人口紅利終結了,人力成本抬升了,于是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謀求“校企合作”來緩解暫時的用工壓力,不少技校也從中發現了“生財捷徑”。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江西南昌有企業急需招客服人員,經多方對比,準備向南昌女子職業學校招學生“頂崗實習”,卻被學校開出的“每個學生1萬元”的天價費嚇回來了。當然,羊毛出在羊身上,學校收取人頭費后,企業自然就變相克扣學生的實習報酬。遺憾的是,因為在校學生實習和企業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勞動部門一般很難介入。

  正因如此,一些變味的見習或實習,才成為權與利變現的“合法通道”,而類似“成都建筑專業的學生被安排到廈門通宵給平板電腦貼膜”等奇聞,才成為技校的尋常即景。時下,警惕用工荒下的技校“見習熱”,既然勞動部門不便介入,教育部門、紀檢部門就當有所警覺,不能讓技校生,成了各方揩油的唐僧肉。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