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揭秘讓教育部長震驚的高校腐敗:56所高校83人被查
時間:2015-12-22 12:05:39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作者:張燕 

  12月1日,教育部黨組通報中央音樂學院、北京郵電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3所部屬高校4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的典型案件。就在此前一周,包括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在內的8名黨員領導干部因違紀問題接受紀律處分和組織處理。而接下來的一周也不平靜。12月3日,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就業處原處長蔡榮生涉嫌受賄案在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3天后,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湖南省紀委、中央紀委駐教育部紀檢組對中南大學原黨委常委、副校長胡鐵輝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

  十八大以來,中央巡視組已先后進駐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紀檢監察報》顯示,2014年教育部巡視5所直屬高等學校和3個直屬單位后發現突出問題130個,提出整改意見建議40條, 7名處級以上干部被免職。今年4月,教育部曾提出,全年擬派出20個巡視組,實現直屬高校、直屬單位和駐外教育機構巡視的全覆蓋。

  而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不完全統計,2014年至今,根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公布信息,全國已有56所高校、83人被調查,其中有17所屬“211”或“985”高校。截至目前,據公開信息顯示,32人正接受組織調查,已有14人被“雙開”,11人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另有6人受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教育部黨組成員、中央紀委駐教育部紀檢組組長王立英曾表示,高校絕非一片凈土,違規違紀問題仍然嚴重。原本安靜平和的象牙塔里,一場反腐風暴正在展開。

  招生、基建、科研經費使用是高校腐敗重災區

  從已經被通報的案例來看,招生、基建、科研經費使用已經成為高校腐敗的重災區。

  在本月開庭的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就業處原處長蔡榮生涉嫌受賄一案中,根據南京市人民檢察院的指控,在2005年至2013年間,蔡榮生利用其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職務上的便利以及本人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接受永華香港集團董事長王某等人的請托,在招錄考生、調整專業等事項上為王某之女等44名學生提供幫助,非法收受王某等30人給予的財物共計2330萬元。而就在其案件開庭前,《人民日報》政治文化部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政文”刊文透露,在蔡榮生任職期間,擔任人大校長的紀寶成被給予留黨察看兩年的處分。目前仍沒有公開紀寶成被處分的原因,但是據人大內部人士稱,紀寶成在蔡榮生被捕后被懷疑存在“與大學招生有關的不當行為”。

  蔡榮生涉嫌的違法違紀行為主要發生在人大自主招生環節,但是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的調查,除卻5%的自主招生名額外,利用預留指標進行“點招”、操控藝術體育類招生面試環節、“定向生指標”招生、造假舞弊獲得保送生資格,在專業調劑、調檔、補錄報送等環節暗箱操作等都是招生領域權力尋租的重災區。

  此外,另一個腐敗高發領域便是基建工程。教育部副部長魯昕曾在2014年年底的教育部直屬高校基本建設工作會議上透露,基建工程案件占到全國教育系統職務犯罪情況統計總數的24%。

  在今年11月17日進入二審程序的南昌大學原校長周文斌是十八大以來落馬的第一位“211”高校正職校長。根據南昌市檢察院的指控,周文斌涉嫌受賄2200萬元、挪用公款5800萬元,主要來源為南昌大學新校區的工程招標及工程款項使用環節。今年4月開審的四川大學原副校長安小予涉嫌受賄案中,安小予被指控在工程招投標、工程建設等方面非法收受現金和財物共計人民幣353.4萬元。

  如果說招生或者基建還需要當事人在高校內有一定的職位基礎,那么在高校內更加普遍的貪腐行為便涉及科研經費的違規使用。2013年以來,教育部面向直屬高校開展了兩批科研經費管理情況專項檢查。在去年通報的幾起典型案例中,浙江大學原教授陳英旭通過將科研經費劃入自己控制的公司貪污945萬余元;北京郵電大學原教授宋茂強借用他人身份證辦理銀行存折冒名領取勞務費68萬元;北京中醫藥大學原教授李澎濤、王新月夫婦以虛假采購涉嫌貪污264萬余元;山東大學劉兆平通過開虛假發票騙取科研經費341.8萬元。由此可見,科研經費在項目立項、經費使用管理、項目審查監管等環節都缺乏必要的法律規范和制度約束,形成了容易滋生腐敗的土壤。

  此輪高校反腐查出“頂風作案”

  除去持續查處高校內的腐敗案件,查處象牙塔內的違紀行為也同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中國傳媒大學是中央第八巡視組10月31日進駐教育部以來第一所有黨員領導干部因違紀被通報的高校。資料顯示,早在2014年10月15日,教育部巡視組就曾進駐過中國傳媒大學,并進行了為期6周的巡視工作。

  在2015年1月教育部巡視組向中國傳媒大學反饋問題時,當時的巡視組組長、華中科技大學原黨委書記朱玉泉曾特別針對八項規定指出,現任校級領導干部辦公用房面積超標,退出領導崗位的校領導仍然超標配備辦公用房;住在校外的現職和近年退出領導崗位的校領導均配備固定公務車輛和固定司機。此次因為公車和住房問題被通報的黨委書記陳文申和校長蘇志武當場都表示會“立行立改”。

  4月,中國傳媒大學向教育部匯報巡視整改結果,表示違規使用公車和超標使用辦公用房問題均已整改完畢。但是根據媒體報道,一直到11月底8 名黨員領導干部被通報違紀后,中國傳媒大學才開始“緊鑼密鼓地給學院辦公室做隔斷”。

  事實上在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這并不是第一起被通報的高校領導違規使用公車或超標使用辦公用房。就在今年2月,華中科技大學科學技術發展院副院長兼基地建設與成果管理處處長、學校國家技術轉移中心負責人萬青云就被教育部通報批評存在公車私用問題,對此,華中科技大學紀委給予萬青云黨內警告處分。對此,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袁貴仁在事后接受采訪時表示,近期通報的一系列案例都是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頂風違紀的典型案例。案例表現形式不一,但從根本上講是教育系統管黨治黨的力度有層層遞減的現象。他同時指出,此次所涉及的黨員干部,有的自我膨脹、黨性弱化,有的心存僥幸、頂風作案,有的自作聰明、欺上瞞下。這些問題充分印證了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全面從嚴治黨任務依然艱巨繁重。

  袁貴仁同時點名批評了北京郵電大學虛列支出套取資金設立“小金庫”的問題。他表示,國家開展“小金庫”治理多年,但北京郵電大學有關部門、部分科研人員知錯不改,虛列支出套取資金設立“小金庫”,嚴重違反工作紀律、財經紀律和廉潔紀律。“小金庫”時間跨度之長、開設賬戶之多、涉及人員之廣,在教育部查處的問題中前所未有,令人震驚。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從近來紀檢監察部門加大對“象牙塔中的腐敗違紀案件”的查處與通報力度,可以看出“教育領域的反腐工作力度正不斷加大,覆蓋面越來越廣,既要查貪污腐敗問題,也要讓高校領導干部隊伍不斷強化廉政意識”。

  專家:從小細節入手能起到釜底抽薪的反腐效果

  盡管自十八大以來,重拳出擊高校腐敗已經逐漸成為“常態”,但是在一周內連續兩次通報4所高校黨員干部違紀問題也實屬罕見。對此,袁貴仁表示,此次教育部密集通報和曝光一批違規違紀問題,就是要釋放一種強烈信號: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一場輸不起的斗爭,全面從嚴治黨是各級黨組織的政治使命,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反對和糾正“四風”是硬任務,教育系統絕不允許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有存在之地,也絕不允許個別領導干部在其位不履職、不盡責、不擔當。

  雖然這一輪象牙塔反腐風暴因在短期內密集通報而格外引人注目,但也有評論認為所涉情節與以往對比“看起來并不嚴重”。既沒有聳人聽聞的貪腐數字,也沒有觸動神經的“桃色新聞”。各所高校的主要負責人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辦公用房、用車超標、違規宴請等方面。其中,中國傳媒大學被通報的8名黨員領導干部中,有一半涉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違規超標使用公務車輛。中央音樂學院院長王次炤則因為其女違規操辦結婚宴席而被給予處分。

  “這些看上去是小細節,但也是底線,是對高校管理者的權力監管和限制。” 汪玉凱表示,從八項規定入手查高校違紀腐敗,更能起到釜底抽薪的反腐效果,也顯示了教育部打擊教育腐敗的決心。

  中共中央黨校中共黨史教研部主任謝春濤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無論是大的貪腐行為,或者是小的作風問題,都是對高校管理者和黨員干部的硬性要求。二者也是需要“同時抓,時時抓,防微杜漸”。

  此外,此次新一輪的高校反腐風暴還出現了“連窩端”的情況。有別于過去分別通報,最近的兩輪通報中,涉及的4所高校都出現了多名領導干部同時被通報的情況。汪玉凱表示,對于高校的違法違紀現象,不僅要嚴查,同時還需要對高校的管理體系進行深度改革,尤其是在對高校領導權力的監督上。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