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淇郭金龍了解北神樹村變遷
昨日,市委書記劉淇來到次渠定向安置房項目調查研究。市委副書記、市長郭金龍一同調研并出席現(xiàn)場會。次渠定向安置房項目(北神樹村回遷安置小區(qū))位于通州區(qū)臺湖鎮(zhèn),是通州區(qū)探索重點村“先建后拆”模式的示范項目之一,劉淇、郭金龍在選房中心詳細了解了北神樹村城市化變遷歷程。
在這一進程中,通州區(qū)特別注重統(tǒng)籌謀劃重點村建設與轉移就業(yè)等工作。農民轉居后,全面接軌城市社保體系,一般超轉人員每月可領取1130元,并逐年遞增。勞動力退休后享受國家正式職工退休待遇,每月最少可領取1400元。
50個重點村已有38個完成拆遷
昨日,北京市城鄉(xiāng)接合部重點村建設現(xiàn)場會在定向安置房項目配套工程——臺湖鎮(zhèn)中心小學體育館召開。市委常委、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牛有成總結了全市城鄉(xiāng)接合部重點村建設工作。
目前,全市50個重點村中,已有38個完成拆遷,12個正在拆遷;36個村啟動回遷安置樓建設,已經建成114.1萬平方米,511.8萬平方米正在施工。
其中,通州區(qū)在重點村建設中,創(chuàng)造了變“先拆后建”為“先建后拆”的新模式,樹立了重點村建設、城鄉(xiāng)一體化、新時期群眾工作的新標桿,把農民塑造成為利益主體、責任主體和市場主體,讓列入全市50個重點村的4個村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市領導為村民發(fā)放安置房鑰匙
在現(xiàn)場會上,53歲的北神樹村村民代表李月平說,我已經在這個村生活了大半輩子。這兩年,從又臟又亂又不安全的舊村,住進了整潔、漂亮、設施樣樣都有的新社區(qū),一下子從平房搬上了樓房,這是我們做夢都不敢想的事兒。
隨后,劉淇、郭金龍為村民代表發(fā)放了回遷安置房鑰匙、社保證件和股權證書,這是劉淇第三次來到這里調查研究。2010年底,劉淇第一次到這里察看項目建設情況時就表示:等到安置樓建好后,一定給回遷戶發(fā)新房鑰匙。
市領導李士祥、陳剛、夏占義,市政府秘書長孫康林一同調研并出席現(xiàn)場會。
■ 追訪
推廣“調拆建轉管”經驗建設重點村
北神樹村采用“調、拆、建、轉、管”的改造建設模式,迅速完成了這一重點村的改造建設。包括北神樹村在內的通州區(qū)臺湖鎮(zhèn)的14個村,僅用18天就拆遷完了9021個院落,目前回遷入住已達6010戶。目前這一經驗正在全市推廣。
通州區(qū)委書記王云峰介紹了“調、拆、建、轉、管”的改造建設模式:一是通過規(guī)劃調整,為重點村安置樓、集體產業(y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提供土地、支持;二是實現(xiàn)陽光拆遷,不管先拆后拆,拆遷款都處于同一水平,并且確保先簽約的人可以先選房、選好房;三是變過去常常實行的“先拆后建”為“先建后拆”,在選址、配套、戶型等方面既充分征求群眾意見,又精選開發(fā)單位,讓群眾更快更直接地看到前景;四是實行村民整建制轉居,全面接軌城市社保體系,勞動力退休后享受國家正式職工退休待遇,每月最少可領取1400元;五是堅持社會管理服務跟進到位,為新社區(qū)居民就業(yè)等提供培訓。
據(jù)新華社
■ 現(xiàn)場
兩年住進新房 回遷戶稱“沒想到”
劉淇等市領導走進回遷戶楊如意家中,108平方米的新居剛剛裝修完。楊如意稱,得益于重點村建設,全家分了兩套兩居室,“從沒想到能過上這么好的生活。”“參觀一下你的新居好嗎?”劉淇笑著問,“好啊!”楊如意隨后帶著市領導逐屋參觀。
對門是楊如意的另一套新居。這套中式裝修風格的房子,住著她的婆婆楊柳榮。一進門,劉淇高興地向老人家問好。“我好著呢,我都80多歲了,沒想到這輩子能住上樓房,更沒想到能這么快就住上了樓房。”老太太說。
的確,兩年前,重點村建設雖然有規(guī)劃布局、有建設標準、有施工方案,但最終是什么樣,大家心中一直忐忑。兩年時間,北神樹村就給出了答案。當?shù)弥獥钊缫獍殃柮娴拇蠓块g讓給婆婆,自己和丈夫住在朝北的屋子,劉淇夸贊楊如意孝順、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