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是當代世界發展的主流,是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來,世界各地城市面對能源逐漸枯竭、自然環境與居住環境不斷惡化,選擇什么樣的城市化發展道路,采取什么樣的措施防止“城市病”的發生,確保城市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儼然已成為了城市建設者共同關注的重要課題。作為蘇北重要中心城市—淮安市的主城區,清河區在探索和推進城市化的進程中,始終秉持“城為人建”的發展理念,堅持綠色發展戰略,突出生產生活生態三位一體、生態產業文化互動并進,加快推進城市轉型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清河特色的新型城市化發展之路。
綠色規劃是綠色城市化的前提
規劃是現代城市建設和發展的“導航衛星”。堅持走綠色城市化之路,科學規劃是前提。清河區無論是舊城改造還是新城建設,從一開始就要做好長遠規劃,注意營造城市生態系統,在實踐中推廣賦有綠色理念的建筑綜合體,使城市規劃與自然融為一體,徹底解決城市發展帶來環境惡化的問題。新城建設之初,清河區就通過深入研究新城市主義、精明增長模式和田園城市理念,借鑒和吸取國內外新城建設的經驗和教訓,確立了“新城新園新產業”的發展定位,高水準編制完成新城控制性詳規和部分地段修建性規劃。通過遵循城市發展的內在規律,對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等進行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全面考慮,不因眼前利益而損害城市的長久繁榮和“后人”的長遠發展,力求最佳的經濟效益、社會效應和環境效益。在規劃編制和實施中,清河將新城三分之一的土地用于建設生態、三分之一的土地用于發展產業、三分之一的土地用于提供居住和公共服務,保證新城功能布局和發展效果最優化。在強調規劃權威性、嚴肅性的同時,堅持“大家規劃、名家設計、富家開發”,確保新城沿著“低碳、生態、集約”的方向發展,逐步形成“組團相間、生態相連”的城市形態。
環保生態是綠色城市化的題中之義
優美的生態環境不僅是一個城市不可再生、不可復制的珍貴資源,更是實現綠色發展的后發優勢。清河區始終秉承綠色發展、人本至上的理念,著力打造生活舒適便捷、景觀優美宜人的城市環境,推動人與城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從便民、利民的角度嵌入配套的城市功能,合理布局工業、商業、文化、教育、住宅等專業功能區,全方位滿足人的生活、工作、休閑需要,讓人成為城市的主角。清河新城建設中著力打造了占地5000畝的古淮河生態文化景區,就是依托古淮河3.5公里原生態岸線,對原有溝、塘、坑進行生態修復和功能再造而形成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清河結合濱河、濱湖、沿路、沿建筑物的綠水生態景觀建設,做足白鷺湖、青龍湖、清漣湖、古淮河“三湖一河”水文章,做美城市綠地和生態游園,盡可能多地栽植綠色樹木,盡可能地減少城市硬質鋪裝,構建高低疏密、錯落有致的綠色景觀,實現城在園中、路在樹中、人在綠中。大力推廣建設綠色生態建筑,廣泛推行節能環保材料,積極利用太陽能、地熱能等新能源,推動建筑節能降耗。清河生態園采用了先進的造園技術,保證園內恒溫恒濕,四季如春;紅喜會館和中國城市化史館則分別運用了地源熱泵熱回收技術和光電建筑一體化屋面構件技術。在新城建設中,清河還有一條“紅線”,就是未經區委區政府的許可,任何人不得隨便砍伐一棵樹,以確保新城的綠線不被破壞。
發展綠色經濟是綠色城市化的基礎
實踐證明,高碳、低產能的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走綠色城市化之路,就必須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只有這樣,才能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綠色文明發展道路。近年來,清河通過積極引進和發展占地面積小、環境污染少、綜合效益優的綠色項目,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構筑強勁的產業支撐。清河新區先后建設了江淮婚俗館、紅喜會館、白鷺湖婚博園等婚慶產業項目,引進紅星美凱龍、淮安國際汽車博覽城、奧特萊斯等現代商貿企業,實施中國淮揚菜文化博物館、開元國際大酒店、白鷺湖山莊等現代餐飲項目,促進了以婚慶旅游、現代商貿、餐飲娛樂為主的特色服務業的集聚發展;通過打造總部經濟園、創意產業園、動漫科技園等發展載體,引進世界之窗、楚天極目動漫、歡樂小馬電影城等項目,促進了以動漫游戲、文化創意等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大力發展生態工業經濟引進了旺旺食品工業園、LED光電產業園等項目,促進了都市型工業提檔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