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出臺新規:環衛工人可到附近指定酒店免費吃早餐。首批免費為環衛工人提供早餐的飯店共有四家,其中不乏高檔酒店。與此同時,濟南城管和濟南慈善總會還發起環衛工愛心早餐和“一元基金”公益活動,用募捐的錢購買早餐劵發給環衛工人。(4月13日中國廣播網)
媒體調查發現,由于“沒時間”、“節約錢”、“購買早餐不方便”,很多早班環衛工不吃、不按時吃早餐。特殊的工作要求,以及收入水平低下,是造成環衛工“早餐問題”的深層根源。
作為一種補償,為早班環衛工提供“免費早餐”,間接提高其待遇,是用工部門的職責所在。今年以來,不獨濟南,同省的昌邑市,內蒙古準旗以及江蘇巴城,都讓環衛工吃上了“免費早餐”。但其中又有所區別。昌邑環衛工的免費早餐,是由當地環衛局配送;準旗將環衛工人免費早餐工程列入財政預算;巴城鎮政府則向環衛工發放“早餐券”。而從目前媒體披露的信息來看,濟南“免費早餐”卻是來源于酒店慈善和公益募款。也即說,政府部門抽身于外了。
在既定的現實下,發動公益力量來關愛環衛工并非不可。但政府部門顯然應意識到,自己才是“主角”。濟南市依賴于酒店提供免費早餐,當地城管部門聯合慈善總會募捐資金,讓人看不到用工方,也即政府部門應有的責任履行。
當然,或許有“客觀原因”。去年《濟南時報》曾發文稱:濟南8000環衛工6000沒合同,城管部門稱簽不起。而若又要給環衛工發放免費早餐,恐怕更加無法負擔。濟南城管聯合當地慈善總會發起公益活動,借助慈善力量來搞環衛工“免費早餐”,也就不難理解了。但令人難以理解的是,清掃城市的馬路,是一項公共服務,雇傭環衛工所需的一系列資金,理當被納入政府的財政預算。即便支出龐大,但作為購買服務的納稅人,濟南市民一定會予以支持。在浙江麗水,當地政府每年支出一百多萬為環衛工提供免費早餐,當地納稅人全是支持的聲音。濟南市何以無所作為?財政無法負擔,恐怕絕對不是原因。
無論如何,勞動者的權益應當得到保障。為環衛工提供“免費早餐”,與其簽訂勞動合同,提供應有的保障,都是政府部門的職責所在。把責任都推給慈善力量,反倒暴露了自身的失職。這樣的“免費早餐”,其實并不“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