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與社科文獻出版社7月21日在北京聯合發布《西部藍皮書:中國西部發展報告(2013)》。2013年西部藍皮書《中國西部發展報告(2013)》指出:西部地區經濟增速保持最快,各項事業穩步發展。
藍皮書顯示,2012年,我國西部地區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深入實施區域發展戰略,農業現代化、信息化、工業化、城鎮化“四化”協同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經濟社會持續穩定較快發展,主要經濟指標按期完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良好基礎。西部地區經濟增速在各大區中繼續保持最快。全年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3914.64億元,凈增加12642億元,比上年增長12.48%,增速比上年下降1.55個百分點,但仍分別比東部地區、中部地區快3.18和1.54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水平快2.16個百分點;占全國GDP的比重達到了19.75%,與2011年相比提高了0.38個百分點,進一步縮小與東部地區的經濟落差;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3.44%,比上一年提高了1個百分點,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做出了貢獻。
藍皮書顯示,2012年,西部地區在實現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區域經濟結構協調性進一步增強,產業結構調整出現高級化趨勢;工業平穩快速發展,重點行業帶動增強,經濟效益提高明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回落,第一、二產業投資增長較快,民間投資成為重要支撐力量;消費品市場平穩較快增長,汽車消費成為熱點,旅游市場發展迅猛;對外貿易逆勢快速發展,引入外資量與上一年基本持平,對外勞務合作創新高;地方財政收入增速放緩,財政收支差進一步擴大,部分省份企業IPO實現突破;財政民生支出持續增長,人民群眾增收步伐加快,民生進一步改善;城鄉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交通行業發展迅速,農業生產能力得到加強;城鎮化、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城鎮住宅建設進展迅速,但房地產銷售額增速下降;商品價格走勢平穩,出現小幅上漲,但漲幅明顯回落。
藍皮書指出,2011年西部在繼續保持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仍然存在著以下幾個突出問題:一是經濟發展總體水平依然較低,尤其是農村地區發展落后的面貌仍未得到根本改變;二是經濟增長的高投資拉動型特征依然明顯,內生發展能力還不足,民生改善之路任重道遠;三是發展質量還需進一步提高,環境污染依然嚴重;四是經濟發展轉型壓力大,教育與技術支撐能力仍需加強;五是縣域經濟發展不足,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低,統籌城鄉協調發展任務繁重;六是稅負較高,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七是部分地區城市建設出現房地產過度投資現象;八是減災防災壓力大,“三股勢力”的威脅依然存在。
藍皮書預測,2013年西部地區西部經濟仍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增長速度仍將快于全國平均水平及東、中部地區;西部地區經濟總量在全國經濟總量中所占份額將進一步提高;消費者價格指數將溫和上升,消費穩定增長;工業經濟將平穩增長,增速繼續領跑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將提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上升;城鎮化仍將保持快速推進勢頭,并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預計城鎮化水平將達到4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