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實行汽車限購、搖號等政策后,車牌成為一種稀缺資源。近日,一個名叫王秀霞的北京大媽被爆出其名下竟擁有上千北京車牌,出租車牌每個收取租金1萬元。目前這位大媽已經申請將所有車牌注銷。北京市車管所要求,租用王秀霞名下車牌的車主,在重新取得購車指標前,不得開車上路。(見8月26日《北京晚報》)
一個人名下擁有上千車牌,按照慣常思維,這是不可想象的。一者,按照規定,先有車,才能辦理車牌,并且一車一車牌。大媽沒有車,上千車牌從何而來?二者,現在車牌、車輛都上網、聯網了,并且有嚴格的年審程序,有些車牌空掛或者出租,北京車管部門竟然沒發現、鎖不定一人名下有數百、上千車牌?三者,早在2006年,北京就實行嚴格的車輛實名制,2010年北京實行搖號政策。試問,上千車牌無法與車輛實名,卻未按規定取消,這豈不蹊蹺?
擁有成百上千的車牌,不是僅僅有錢的事,還得有權為其提供便利,沒有權力的介入和運作,誰想擁有“空掛”的車牌,這顯然是不可能做到的。一句話,在北京,車牌是稀有資源,購車上牌需要搖號。有人卻擁有上千車牌,且一個車牌租一萬元,這不是大媽牛,而是某些人掌控的權力太牛。
更為神奇的是,這種被稱為“背戶”的現象,在北京并非個別。王秀霞的被曝光,因其“背戶”的一輛車涉及交通事故而被舉報。據此是否可以推斷:在北京還有更多的“背戶”沒有被發現?“沒有最牛,只有更牛”,說不定,還會有人擁有的車牌會超越這位大媽。
對此,有關部門需要順藤摸瓜,查個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