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總以為做公益是有錢人才能做的事,而我沒錢沒勢,沒有做公益的資本,到了深圳才明白,我所理解的公益太狹隘了,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到公益事業中,公益與金錢無關。深圳有句口號:來了就是深圳人,來了就做志愿者。在深圳的半年,我對NGO有了一定了解,借助在綜合開發研究院實習的機會,接觸了好人好事公益組織,用自己的方式開始做公益。
初次接觸公益項目
跟好人好事公益組織的相識是很戲劇化的。有一次跟李津逵老師調研途中,他問我,我們這個專業有沒有出國考察學習的機會,我說有,九月份要去丹麥哥本哈根考察學習,但是我沒報名。他問為什么,我說我們出國是自費,家里條件不好,所以沒報名。他接著詢問了我的家庭情況,我簡單說了下。原以為這事不了了之了,沒想到李老師放在心里了。兩天之后的一個晚上,李老師給我打電話說,幫我聯系了一個公益組織,向他們介紹了我的情況,他們有意向資助我,叫我第二天去見見他們的創辦人——好人好事公益組織的范志明先生。
第二天我去見了范老師,我們簡單聊了會,他問我,你知道公益跟慈善的區別嗎?我說好像都是幫助人。他笑了,說二者的區別是,慈善機構是你需要什么他們就給你什么,但是公益組織不一樣,作為公益組織的創辦人,我希望每一筆錢都花的有意義。他說:“我給你兩個選擇,我可以直接給你15000元(當時去哥本哈根的預算是12000 —15000元)。第二種是你幫我們做個項目,我們作為報酬給你?!蔽艺f我選擇第二種。畢竟,白拿錢總不踏實,正好當時跟著李老師在深圳大浪做青工第三個八小時的課題研究,結識了很多年輕打工者,了解到他們中有很多人家庭條件不好,沒讀什么書就到深圳打工,做一線普工,工資不高,還從工資中擠出一部分錢去培訓學校參加技能培訓(英語、會計、美容美發、大專文憑……)。由于我也來自農村,家里條件也不好,特別能了解他們的心情,我就將這個情況跟范老師說了,他說正好他們一直在策劃“進步銀行”項目,但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落實,就借這個機會把項目落實。“進步銀行”是參考格萊美銀行(Grameen Bank)和為美國而教(Teach for America)模式結合產生的社會建設型項目,為幫助當代青年鍛煉青年領導力、提升能力建設、培養社會責任感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服務。
于是我開始寫項目策劃書、宣傳冊(針對申請人和捐款人)、貸款合同(申請者)、捐款協議,這件事對我來說挺有挑戰的,從策劃書、合同、資助者初步篩選都是我自己負責,還要給青工講如何有效學習。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我自己學到了很多,也結識了很多朋友,范老師及他的團隊也都給了我很多的幫助,盡管在寫策劃書及籌款過程中碰到難題,但最后總算都解決了。
籌款經過
由于我到深圳不久,人生地不熟,為這個項目籌款就有了一定難度。范老師知道后,給我聯系了三位跟他們打交道較多的人,讓我去介紹項目,順便籌款。陳紅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
見陳紅女士之前,我很緊張,雖然我知道范老師已經打過招呼,應該沒問題,但是我要向她介紹這件事情,之前談的兩位老師都有同事陪著一起去,我基本不說話,這次是我獨自面對,并且我從沒見過她,不知道她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所以,心里忐忑不安。
那天,我提前半小時到達約定的地方,由于緊張,等待也是件不安的事。我一遍遍在心里考慮該如何開口、如何介紹項目。七點鐘,陳紅老師準時到達。她給我的第一印象很好,感覺是個很Nice、很溫和的人,短發加一身得體的休閑裝,讓人覺得很親切。我這才發現之前的種種擔憂都是多余的。
由于陳紅老師剛出差回來,還沒吃晚飯,碰面的地方正好有個大型超市,我們就去超市買了兩份快餐,邊吃邊聊。當我開口要向她介紹項目時,她說:“不急,先吃飯。”吃飯過程中,陳紅老師問我現在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我向她介紹了我的求學經歷,我說在人生很關鍵的時刻,我總會碰到貴人。她問我:“你覺得這些人為什么愿意幫助你?你身上有什么特質吸引他們?”我說我也不知道。她笑了,說一定要明白你的優勢是什么,特質是什么,并保持下去。她還問我畢業后有什么打算,我說先工作,早點工作可以減輕家庭負擔,同時我也表達了自己對于未來找工作的困惑,并問她公司招人最看重應聘者的什么能力。陳紅老師說每個公司不一樣,但態度很重要,年輕人一定要有好奇心,敢做敢想。針對我的困惑,她說:“這個社會有很多面,前輩給的忠告要有所取舍地去聽,要有自己的判斷,最好有一個明確的人生規劃。”她還給我講了為什么做公益:“人到一定階段后,物質方面沒什么可求,想提高一下精神層面的東西。認識范老師(好人好事公益組織發起人)是在工作中,后來范老師一門心思做公益,我也加入這個行列。范老師有好的項目都會告訴我, 我會根據情況捐些錢。做公益讓我覺得很幸福,能獲得正能量,覺得生活除了掙錢還有其他事情可做。”
飯吃得差不多的時候,陳紅老師說:“我們說說項目吧?!蔽揖桶阎皩懞玫牟邉潟媒o她看并簡要介紹了這個項目的來源、目的。聽后,她問我:“你希望我給這個項目捐多少錢?”我說:“我來的目的就是告訴您有這個項目,具體捐多少,范總已經跟您協商好了?!标惣t老師說:“不是的,范老師電話只跟我說,會有人具體給我介紹講這個項目。所以,你可以想想,需要我捐多少錢。你想一下,我去趟洗手間。”陳紅老師離開后,我一邊等她,一邊想該怎么說。想到剛剛跟她聊天的時候,她提到做公益會獲得正能量、有幸福感,我大概知道怎么說了。等陳老師回來后,我說:“最后捐多少錢,決定權在您。您剛剛說,做公益可以讓您獲得正能量、有幸福感,我想這個正能量的多少和幸福感的強弱跟您捐的錢有一定關系。您捐得多,幫助的人就多,獲得的正能量就會多,幸福感也會強。”聽后,陳老師笑了,她說:“錢我一定會捐。但是,捐3000元還是5000元,我還要再想想。”我說:“那您決定后,就直接把錢匯到好人好事的銀行賬號?!标惣t老師說:“可以,沒問題?!闭麄€籌款過程一個半小時左右,但是真正涉及到籌款的時間不到半小時。
回家的路上,我給好人好事負責該項目的干事通電話,匯報了我和陳紅老師談的結果。三天之后,負責該項目的干事告訴我,陳紅老師捐了5000元,還表揚了我,說我很真誠。對于陳紅老師捐5000元,我是有點意外的,一方面,我覺得自己也沒做什么,另外,我覺得陳紅老師可能是看在范老師的面子象征性地捐款,最多捐3000元,沒想到她捐了5000元!
這次籌款經歷讓我收獲頗多,就像陳紅老師說的:有時候我們是被自己設定的條條框框束縛了,還沒踏入社會就被那些已經在社會活了很多年的人的“經驗”套住了,所以,我們做事情總是畏手畏腳。
總結下,這次的籌款給我的感受:首先,當覺得某件事有意義時就要勇敢地去做,要有信心,要肯定自己做的事情;與別人交流的過程中,真心,就會打動對方;真誠不是卑微,向別人籌款不是乞討,要把項目的意義以及捐款人做這件事能夠得到的回報表達清楚,剩下的就看對方了。
我的人生經歷
想想我的整個求學過程,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初中班主任曾跟我說,我身上有一種特質,使得別人愿意跟我親近。我一直不明白自己的特質是什么,不過,這種不知道的特質確實幫了我不少忙。
上高中的時候,因為家里窮,交不起學費,班主任不僅幫我交學費,還負擔了我的生活費,那時候我只是覺得是因為我學習努力,成績好,而且聽話。
上大學的時候,由于有獎學金(當然學費是貸款),生活費是夠用了,但自己會利用業余時間做家教掙點錢,遇到的家長對我都很好。
讀研究生一年級的時候,一次師兄跟我說,土人景觀研修班需要助教,問我愿不愿意去。他說,可能沒有報酬,但是可以免費聽課,外面報這個班學費好幾千,你借當助教可以聽課,還可以免費去考察項目。我說,好啊,我不在乎報酬,只要能學到東西就行。當時需要兩個人,室友聽說沒報酬都不愿意去。后來,我找了一個同班的、跟我想法一樣的男生。當助教的過程中,我們全程參與,每天跟著上課,幫忙錄音、拍照以便后期寫新聞,還去了秦皇島考察導師做的項目。
在秦皇島住宿時,我跟其中一個學員分到了一起。之前我們沒什么交流。那天晚上,互相介紹了各自的情況后,我們聊起天來。她給我講她的家庭、事業、生活,詢問我的情況。第二天考察完,課程就結束了。分別時,她說,想考北大的在職研究生,我說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可以找我。一星期之后,她給我發了一條短信,說和我聊天覺得我是個很善良、有孝心、很努力的孩子,相信我以后會有出息,想資助我讀書。她說,因為自己以前也過過苦日子,讀書那會做過很多兼職,但是她覺得學生還是應該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尤其對我來說,考上北大不容易,三年時間也不長,不要被生活所累。
剛開始,我婉言謝絕了她的好意,畢竟以前沒有碰到過這種事情,怎么能接受別人的資助呢?她可能察覺到我的擔憂,勸說我不要有任何負擔,只是純粹的幫助而已。她還說:“如果不放心,可以把我的電話給你父母,我跟他們說,或者向老師了解下我?!泵鎸λ奶钩?,以及家里一些事、弟弟上大學要錢,學校宿舍費也著急要交,我接受了。這讓我想起當助教時,有位老師跟我開玩笑說,說不定你會碰到貴人哦!我想,這位想資助我讀書的人應該就是我的貴人吧!
在當助教的過程中,因為表現好,土人景觀的老師說我做事靠譜,事后送了幾本景觀設計學雜志(市場價48元/本)和一些本子。在那之后,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她都會找我。2011年5月份,有一個去法國考察的項目,她跟我說,希望從專業的角度對他們要參觀的項目做個簡要介紹和評價,相當于一本小讀物。這確實花了我不少時間,因為他們參觀項目里面包括建筑等許多內容,我對建筑不是很了解,對法國的景觀也不了解,需要查閱很多資料。當時有同學說,不給錢,隨便弄弄就行了。我想,既然答應了人家,就要認真去做,畢竟在做的過程中自己也能學到很多東西。事后,老師給了我1000元作為報酬,那算是我讀研掙到的第一筆資金。我開始不要,但老師堅持讓我拿著。后來,這位老師還特地給我打電話,告訴我他們領導對我做的冊子很滿意,去考察的人員對它的反響也很好,她還給我帶了禮物。由于我當時在深圳,只能回北京再說了。付出的努力得到了肯定,我高興極了,我覺得這是最大的回報。
去年暑假去深圳也是很偶然。當時李津逵老師在信陽接了個項目,需要找兩個同學幫忙,當時正好需要找個單位實習,我就報名了。后來,師兄聽說我要去李老師的所里實習,說李老師是個特別博學、有魅力、很Nice的一個人,跟著他好好學吧。果不其然,李老師給我的印象是:精神充沛,很祥和,口才很好,主持能力很強?;叵朐谏钲趯嵙暤倪@半年,在李老師的指導下,不論是知識方面,還是社會經歷方面,都收獲很大。
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傻,也許真是傻人有傻福吧,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