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兩年,長沙實現了城鎮化率70%的《十二五規劃》目標,內六區平均城鎮化率接近90%。近日,長沙市統計局發布《長沙城鎮化發展機遇與空間分析》(以下簡稱《分析》)解讀了長沙城鎮化發展的現狀、機遇和空間?!斗治觥分赋?013年長沙城鎮化率達70.6%,進入城鎮化發展后期階段。專家建議,應進一步發展經濟,提高“人”的城鎮化。
農村人口進城,加快城鎮化步伐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哪里有工作,人就會往哪里走,當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城市成為城鎮居民,一個城市或地區的城鎮化率就會增高,城鎮化率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
對于《分析》中提到的“2013年長沙城鎮化率達70.6%,進入城鎮化發展后期階段(從各國城鎮化發展規律看,城市化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起步階段—城市化率低于30%,加速階段—城市化率在30%-70%之間,后期階段—城市化率高于70%)?!焙蠋煼洞髮W教授、博導朱翔說,“這個速度是很快的,以前,瀏陽、寧鄉、望城等地農村人口較多,但隨著工業、第三產業的發展,不少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加快了長沙城鎮化的步伐?!?/p>
“從理論上講,如果沒有大的政策、措施,后期階段城鎮化發展將相對穩定,城鎮人口比重增長緩慢甚至停滯或出現逆城市化現象?!遍L沙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說,“然而,長沙城鎮化發展進入后期階段正值國家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和長沙城市發展新規劃獲批之時,長沙城鎮化建設迎來新機遇,城鎮化仍然有較大提升空間?!?/p>
讓來城市工作的人享受城市福利
盡管長沙城鎮化率已達到70.6%,但從戶籍上看,非農業人口僅37.7%,低于武漢、鄭州、成都等城市的水平,即在城市中,仍有大量居民沒有城市戶口,無法享受相應的福利待遇。清華大學教授毛其智曾說,城鎮常住人口中沒有“非農人口戶籍”的人,與戶籍是非農人口的人“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社會均等化方面存在差距”。
朱翔算了一筆賬,“假設,一個農民要住在城市,買5000元一平方米的這種不是特別好的房子,一個人住30平方米,再加上其他相關費用,至少需要30萬元,這需要政府、用工單位和他自己一起努力解決。”
朱翔認為,“城鎮化應該是‘人’的城鎮化,在新時期,農民進了城,不但工作變了,從第一產業變成第二、第三產業,他的身份也應該發生變化,我們應該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養老、孩子教育等方面都引起足夠的重視,大力發展經濟,使來城市工作的人,能夠同時享受到城市的福利和待遇。長沙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現在估計還需要一個過程。”
“城鎮化重點是發展縣域經濟”
《分析》顯示,2013年末,長沙市就業人口達45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89%,“2.89%的失業率并不是太高,但也是一個社會問題,要抓緊解決?!敝煜枵f。
如何解決?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全國人大財經委原副主任委員賀曾說,“城鎮化的重點是發展縣域經濟,讓大多數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p>
朱翔說,“不主張偏重于大、中、小城市應該是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大城市結合它的龍頭作用做大城市的事,小城鎮起到紐帶的作用。所以說,大中小城市都是非常關鍵的。國家強調城鄉統籌,良性互動,城市的發展要帶動農村的發展,不要單獨的把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割裂開來,應該是合作、互動、良性有機的群體?!?/p>
[對策建議]
從規劃、戶籍、無縣化入手解決問題
針對長沙城鎮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長沙城鎮化發展機遇與空間分析》給出了三條對策建議:
1.科學規劃、增強城鎮承載功能:目前,長沙總人口722萬人,城鎮人口近510萬人,面對即將擴大的城鎮規模、大量增加的城鎮人口和新獲批的長沙城市新規劃,必須科學謀劃,進一步合理構建城鎮體系和城鄉空間布局,不斷完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增強城鎮教育、醫療、住房等人口吸收和承載功能,促進經濟和人口的可持續發展。
2.加快戶籍改革,促進可持續發展:從戶籍人口看非農業人口占比較低,既影響城鎮居民的生活質量,也將成為城鎮化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加快戶籍管理和人口遷移體制改革,逐步建立城鄉一體的居住戶籍制度,引導和促進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定居,以促進城鎮化的可持續發展。
3.加速“無縣化”,壯大中心城市發展:城鎮化的發展離不開強大的產業特別是制造業的支撐。目前,長沙內五區開發建設用地幾乎殆盡,而長沙縣和寧鄉縣的發展已逐步與市區接壤。加速撤縣改區或改市步伐,實現大城“無縣化”,壯大中心城市發展,既是長沙城鎮化提質發展的需要,也符合《新規劃》長沙城市規劃區范圍擴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