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云南重金治湖遭遇困境:治理速度跟不上污染速度
時間:2014-07-23 13:08:26  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王騫 

  南都記者 王騫 20年,639億元治污經費的預算,仍未能讓昆明滇池擺脫重度污染的困擾。政府以經濟發展為前提的治污模式,是滇池水難清的根本原因。眼下,中國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撫仙湖、云南第二大淡水湖———洱海,正受到同樣的治理模式困擾,面臨污染危險。   

  “現在滇池治理的加速度已接近污染發生的加速度,但歷史欠賬多,即使接近變好的拐點,水環境形勢依然不容樂觀”,云南大學生態學教授段昌群說。他更擔心洱海和撫仙湖,它們的“治理速度還沒有跟上污染速度”。

  “不能讓撫仙湖成為第二個滇池?!痹诮衲瓿醯脑颇鲜蓵希颇鲜≌f委員公開呼吁。今年5月,大理州環保局局長李繼顯也公開表示:洱海正處在一個臨界點和敏感期,稍不留意就會成為第二個滇池。

  在人均水資源匱乏的云南,這些高原湖泊是數千萬人口的水源地。2007年起,滇池已不再作為昆明人的飲用水源。而如何避免撫仙湖和洱海成為第二個滇池,需要重新審視政府的治理模式。

  巨資治污

  滇池治污經費高達639億,但多項治污工程效果被質疑

  7月2日,昆明市西山區王家堆村,面積約40畝的滇池湖面上,漂著綠漆般的藍藻,一股腐臭味飄蕩在村莊上空。堤岸另一側的池塘里,水葫蘆開著紫色的花,鋪滿水面。兩名正在清理湖面的村民說,這次藍藻暴發已有半個多月,是南風把藍藻從滇池外海刮到這里———滇池北側靠近城區的位置。

  “年年都這樣,天晴時特別臭?!睂ν跫叶汛?7歲的楊秀珍來說,已習慣了這樣的滇池。她記得30多年前,滇池里可以洗澡、抓魚,湖面上還開著星星點點的白色小花。僅僅一代人的時間,滇池已面目全非。

  “現在滇池治理的加速度其實已接近污染發生的加速度”,云南大學生態學教授段昌群說。環保部今年6月發布的《2013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滇池依舊屬于重度污染,全湖總體為中度富營養。而根據此前的數據,去年9月,滇池靠近城區的草海水域,屬于重度富營養。這意味著這部分水域內的氮、磷等污染物數量已有所下降。

  去年9月25日,斥資80多億元的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完工,計劃每年從牛欄江引入6億噸水注入滇池。研究湖泊富營養化的無錫市水利局工程師朱喜認為,這可能是草海污染開始降低的原因。而草海只有10平方公里,占滇池水域的1/30。

  “滇池歷史欠賬多,即使接近變好的拐點,水環境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只要條件允許,Ⅱ類水質都可能產生藍藻”,段昌群說。藍藻被稱為生態癌癥,會讓水體里的生物缺氧死亡。

  滇池治污經費投入不少。據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滇池治理從1999年開始,預計到明年“十二五”規劃結束時,從中央到昆明市各級政府的治理資金共達639億元。其中420多億將在“十二五”期間投入,另外100多億是“九五”到“十一五”之間的投入。

  段昌群認為,2011年開始的滇池治污六大工程,治理思路正確。這六大工程包括:修建環湖截污和環湖路;治理農村面源污染;拆除湖濱帶的房屋、田地,修建5 .4萬畝濕地,恢復樹林和湖泊;整治35條水質為V類和劣V類的滇池入湖河道;清理滇池湖底富含污染物的淤泥;調水和節水。

  但一些環境工程師和生態學家認為,這些工程治理效果存疑。

  朱喜5月剛到滇池考察。他認為,環滇池截污工程今年年底完工后,昆明每日產出的生活污水應該能被完全處理,但污水處理廠按照國家一級標準排放中水(處理后的污水),雖然符合國家標準,因排放量過大,不會改善滇池水質,需要把排放標準提高到地表水環境五類才行。他說:“這得投入更多的錢,地方政府和國家很難繼續增加經費”。

  云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教授曾廣權認為,滇池邊新建的濕地,都修成了濕地公園,強調景觀功能,并沒有真正恢復濕地的凈化功能。比如昆明官渡區五甲塘濕地公園里,進入濕地的水要靠泵來抽,而不是自然流入濕地,這是“人工濕地”,不起作用的。而且和300平方公里的滇池水域相比,5萬畝的濕地,能起到的凈化作用不大。

  作為生態修復項目,昆明從2009年開始種植水葫蘆治污,卻遭到眾多批評。王家堆村民楊秀珍說,水葫蘆不及時打撈,爛在水里比藍藻還臭。今年,滇池已不再種植水葫蘆。一名曾參與滇池水葫蘆生態修復研究的學者表示:國內外的研究的確顯示,水葫蘆種植面積不超過水域的1/3到1/2,的確能凈化水體,但政府在實施項目過程中,出于利益或政績,種植密度過大,反而污染水體。

  環境承載力

  周邊城市規劃和經濟發展,讓治理速度跟不上污染速度

  高原湖泊污染難治,首先和這些湖泊的生態系統脆弱有關系,段昌群教授說。但更為頭疼的是,這些湖泊又分布在僅占云南全省面積6%的平地上,自然會成為各區域經濟發展中心。

  經過數百萬年的地質運動,云貴高原從一片海洋漸漸升高為陸地。地質斷裂下陷,形成了滇池、撫仙湖、洱海這樣的高原湖泊。這些湖泊在群山圍繞之中,遠離大江大河,湖水主要來源于雨水、地下水和山間河流,山間河流源近短小,會季節性斷流,為湖泊提供的水量有限。云南高原又是石灰巖地貌,大量地表水在進入湖泊之前就已滲透流失。

  這三個湖泊恰巧位于云南的少雨區,全年蒸發量大于降水量。此前連續五年的云南大旱,讓湖泊的平均深度已降低2米。滇池和撫仙湖的出水河道只有一條,湖床平緩,撫仙湖的換水周期接近200年,洱海和滇池的換水周期都在3年以上,當污染物進入湖泊后,極易滯留于湖內。滇池、撫仙湖又處于地球上的磷資源豐富帶,若湖泊四周山體過度開發,水土流失,土壤里的磷會被雨水大量沖入滇池,為藍藻生長提供充足養料。

  多份來自環保部門和政府機構的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滇池、撫仙湖和洱海三個湖泊周圍的經濟發展速度和人口數量,已經超過這些高原湖泊的環境承載量。環境容量承載力是指在一個水域,水體能夠被繼續使用并仍保持良好生態系統時,所能容納污水和污染物的最大能力。

  生態學家普遍認為,控制城市規模、人口發展,才是保護高原湖泊的最好方式。理論上,滇池流域人口不應超過250萬-280萬人,但現在滇池流域內人口有357萬人。云南大學歷史學博士白龍飛研究發現:過去30年,擴大城市規模是決策者的主要方向。據他研究,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昆明應該發展為生態城市還是以工業為基礎的國際都市,昆明一直搖擺不定,最后選擇模仿北上廣,把昆明作為中國西南地區的邊疆前沿開發,結果造成1999年到2000年,滇池水體全部超V類,藍藻狂長。

  2003年之后,昆明城市規劃又重新圍繞滇池流域發展。2008年制定的《昆明城市總體規劃修編(2 0 0 8 -2020)》,對昆明的定位變更為國際性和戰略性,昆明的城市發展更注重人口聚集和城市規模擴大。

  白龍飛認為,昆明的城市規劃和滇池的污染治理正好相反,城市規劃總是超過規劃發展,而污染治理總是達不到治理要求。

  滇池的問題,正在洱海和撫仙湖重復著。段昌群認為,這兩個湖泊的治理速度還沒有跟上污染速度。洱海和撫仙湖的旅游業發展迅速,旅游業帶來的生活污水,加重了這些地區的治污壓力。

  2013年,玉溪市撫仙湖管理局局長武繼昌在接受《中國青年報》采訪時表示,玉溪市委市政府已在考慮大力調整規劃?!耙郧耙巹澯慰褪?00萬人次規模,但目前已連續3年超過480萬人次的游客規模。因此,老的污染源沒解決,又加上新的污染?!毖芯繄蟾骘@示,“目前撫仙湖流域水環境容量承載力處于崩潰狀態”。

  在洱海,環海排污設施的匱乏,至今沒有改善。

  今年5月,大理州環保局局長李繼顯說,按照國際公式來推算,洱海流域最佳的居住人口為20萬,50萬人是極限,而目前,洱海流域已有82萬人口。公共基礎設施,遠遠沒有跟上經濟發展的速度。李繼顯說,洱海環海路有120公里,但目前真正修建的截污干渠只有下關西洱河以南11公里,加上大麗路、大鳳路的截污干渠總共49公里,基礎性投入不足,導致大量的污水、未經處理的水直排洱海。

  近五年內,大量外來者搬入洱海邊的喜洲、才村、雙廊,租下村民的老房子,改建為客棧。才村一名將住宅改建為客棧的村民告訴記者,村里有上百個客棧,之前的排污裝置就是安裝1- 2個化糞池,讓所有污水沉淀后直排洱海。今年村里才新建污水收集處理系統,目前,整個村莊南北各有一套污水處理系統。

  在南才村,記者看到,300余戶居民的污水全部進入一個綠色的凈化裝置,這個裝置每天可以處理50噸生活污水,污水處理后被排入附近的濕地公園,然后流入洱海。當地居民認為,南才村有十幾家客棧,每戶客棧一天就能產生2-3噸污水,50噸的容量估計無法處理完所有廢水。

  公共排污系統的匱乏,甚至在雙廊引發了外來商戶和政府之間的沖突。去年末,當地政府因污染嚴重,停止給新開客棧發放牌照。一名客棧老板認為,大理的旅游開發已持續多年,地方政府的基礎設施卻沒有跟上,把污染罪責歸咎于客棧,不公平。

  要完成這些基礎設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李繼顯表示:目前政府到位6億元資金,將抓緊修建環湖排污干渠,但還需要尋找更多的資金。

  圍湖開發

  保護區內眾多商業項目,都從政府拿到規劃許可證

  “不能讓撫仙湖成為第二個滇池?!痹诮衲瓿醯脑颇鲜蓵?,云南省政協委員公開呼吁:2014年3月,云南省環境科學院張曉旭等人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撫仙湖部分區域接近Ⅱ類水,整體處于I類水。

  李繼顯也曾公開表示,洱海正處在一個臨界點和敏感期,稍不留意就會走向第二個滇池,只要不下雨,不刮風,有太陽,三種情況同時出現,洱海就可能出現藍藻,“尤其是在八九月份秋老虎的時候最危險”。洱海在2003年,2008年,2013年都曾大面積暴發藍藻。

  對待這樣脆弱的湖泊,發展旅游的正確選擇應該是“借湖觀景,離湖開發”,段昌群認為。近5年,云南省陸續出臺了滇池、撫仙湖、洱海保護條例,今年又通過了《云南省濕地保護條例》。這些條例基本規定湖岸100米范圍內為一級保護區,從一級保護區到湖泊周圍山體屬于二級保護區,一級保護區內禁止新建房屋,二級保護區里限制建房,濕地內禁止建房。

  但是無論在滇池,還是在撫仙湖和洱海,都可以發現,大片湖岸不僅被傳統的村莊和農田包圍,在近兩年內又修建了大量以旅游、養生為名的房地產項目,甚至還有高爾夫球場。一些湖岸邊的山體上,樹木被砍伐,山體泥土裸露。地方政府表示,這些項目都在環保法律生效前拿到了規劃許可證,屬于合法項目。

  2013年開始實施的《云南省滇池保護條例》明確規定,滇池一級保護區內禁建房屋,二級保護區內禁止開發建設其他房地,可以建設符合滇池保護規劃的生態旅游、文化等建設項目,但各行政主管部門在報昆明市政府批準前,當有昆明市滇池行政管理部門的意見。

  在滇池東南岸,緊貼滇池水域的長腰山,應該屬于滇池一級和二級保護區的范圍,“古滇王國———天池公館”項目正在以“旅游文化名城”之名開工。該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批前公示顯示,這是一個房地產項目,由644棟低層住宅、66棟多層住宅、55棟中高層住宅組成。古滇王國在長腰山上除了天池公館,另外還有兩個別墅項目:濱湖御景和湖景林苑。

  今年6月,中央電視臺曝光了這處地產項目后,7月初,云南媒體報道稱:據官方通報,與古滇國項目配套的生態濕地、景區污水凈化系統,以及其他區域規劃建設的公益性、半公益性旅游項目及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及配套項目均符合《云南省滇池保護條例》。目前,長腰山上的這幾個樓盤都在正常開工。

  和滇池一樣,撫仙湖從近年開始,將沿岸100米的村莊和農田全部退出,種植上樹木、建造濕地。但是近兩年,有4個投資過億的房地產項目,在農民退出田地房屋后,在撫仙湖岸邊修建。洱海東側,近兩年也出現了數個大型樓盤。

  緊靠撫仙湖和洱海岸邊,至少有兩個房地產項目建有高爾夫球場。2004年1月,中國政府頒布了《關于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的通知》,規定地方各級政府一律不得批準建設新的高爾夫球場項目,連已辦理各項手續,但尚未動工的項目,一律停工。

  在撫仙湖東岸的太陽山樓盤,緊貼在湖岸邊的一期工程已經建成銷售,距離湖岸約10米處,是成片的高爾夫球場。銷售人員稱,球場由開發商和觀瀾湖會所合作經營,在2012年修建,為保護環境,開發商在球場下方鋪設了防滲膜,并在球場后方和公寓樓之間下凹處,建有中水池,球場的污水會流向中水池后再排出。但在現場可以看到,靠近湖邊的球場地勢向湖泊微微下斜,即使鋪有防滲膜,水也會自然流入湖中,而不是中水池。

  洱海東岸尚在建設中的高級樓盤悅榕莊,位于緊貼洱海的山坡上。替悅榕莊預售樓盤的海東方工作人員向客戶介紹說,這片面向洱海的山上將會有“1500畝林克斯風格的高爾夫球場”。

  2007年9月開始實施的《云南省撫仙湖保護條例》規定,撫仙湖最高蓄水位沿地表向外水平延伸100米的范圍,為一級保護區,一級保護區內,禁止新建、擴建或者擅自改建建筑物、構筑物及其他一切破壞生態系統和污染環境的行為。

  在撫仙湖西岸的九龍晟景樓盤,有1棟“超五星酒店”和2棟公寓樓“迪卡假日”緊貼在湖岸邊,銷售人員告知,這些樓“距離湖岸50米,是稀缺資源”。在樓盤的宣傳冊上,還提到這棟超五星級酒店,擁有一個直通湖底的“海底餐廳”,用餐時能看到撫仙湖底的景色。

  2013年6月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曾曝光撫仙湖邊的樓盤以旅游開發為名違規建設后,據《云南信息報》報道,云南玉溪市委書記張祖林曾承認:輿論監督的情況基本屬實,要求“所有工程停下來審批,按照新的規范,進行一次梳理?!钡壳坝浾呖吹?,太陽山和九龍晟景均已完工,正在出售。

  2013年4月,云南省玉溪市撫仙湖管理局局長武繼昌,在接受《中國青年報》采訪時曾表示:撫仙湖湖畔的在建項目基本在2007年《云南省撫仙湖保護條例》出臺之前已審批通過,太陽山的高爾夫球場是在2001年批準,只是一直未動工。

  在緊貼洱海東岸的山坡上,記者看到占地7000畝的“海東方”樓盤、洱海傳奇、大理公館,在附近的幾個山頭修滿別墅。整個山體已無植被覆蓋,紅色泥土裸露。當地一位知情人告訴記者,這些山坡以“荒山”之名開發,開發規劃得到批準。

  “這些環保法都是在開發需求上制定的法律,地方政府有自我解釋權,有修改的余地,法律缺乏長期持續、剛性的原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云南省前政協委員向記者表示:長期以來,湖泊治理只是環保、生態部門的主體責任,沒有成為政府的主要責任,這是云南高原湖泊治理的問題,也是整個國家環境保護問題的癥結所在。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