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商報2018-03-19
[摘要]杏壇今天啟動十多個鄉村振興系列項目,舉辦推動“中國鄉村文化活動日”、榕樹頭基金會周年慶典活動。
核心提示:
今天上午,備受社會各界矚目的杏壇鎮鄉村振興系列項目暨推動“中國鄉村文化活動日”、榕樹頭村居保育公益基金會周年慶典在逢簡嶺南文化藝術展覽中心舉行。北京大學人文社科院落戶,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與榕樹頭基金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嶺南藝術鄉建文創園”以及嶺南鄉村建設研究院、廣東工業大學國家藝術基金鄉建培訓基地、渠巖藝術鄉建工作室揭牌,“順德榕樹頭村居保育公益基金會”項目進駐,同時啟動青田鄉建實施項目以及嶺南鄉村文化藝術季、第三屆農商行杯美麗鄉村創意競賽、嶺南鄉建大講堂和美塘行動,舉行村企結對共建簽約儀式,發布杏壇鎮全域旅游電子導覽圖等。
引領中國鄉村文明復興的“青田范式”,自去年3月19日在杏壇的“中國鄉村文化活動日”上發布以來,日漸成為全國鄉村文明復興的樣本。此舉也引起了魯毅、朱偉、郭文海、彭聰恩等市區領導的高度關注,他們多次前來杏壇調研,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建議。
杏壇通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充分利用深厚的歷史遺跡、文化遺產和嶺南水鄉民俗文化底蘊,以逢簡、龍潭為示范,構建農村基層治理新格局,推動鄉村振興,建設美麗文明村居。
“青田范式”探索鄉村復興文明路徑
去年3月19日,在佛山順德杏壇的一個小村莊——青田,一場由順德本地熱心公益事業的企業人士發起、政府與專家學者共同參與的復興中國鄉村文明、保護嶺南水鄉文化遺產的保衛戰正式打響。
由榕樹頭村居保育公益基金會聯合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杏壇鎮政府和著名鄉建專家等社會各界力量,以“發掘鄉村之美,守護精神家園”為主題,倡議設立了“中國鄉村文化活動日”。
中國鄉村文明復興的“青田范式”就在此刻進入全國視野。
所謂“青田范式”,就是建立在對青田鄉村地方性知識尊重的基礎上,思考如何與當今社會相鏈接,來構建中國鄉村文明的復興路徑。其包括青田村的鄉村歷史、政治、經濟、信仰、禮俗、教育、環境、農作、民藝、審美等,建立豐富多彩的“鄉村共同體”。九個項目組均由當前研究中國鄉村問題的著名專家帶領,推動實現“復興鄉村文明,重構鄉村價值,保育鄉村文化,實現本心回歸”,共同深化具有示范意義的“青田范式”,探尋中國鄉村復興的發展道路。
一年來,杏壇鎮開展青田村落物質空間、文化空間調查,完成《青田村落保護、發展與文明復興項目書》;與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榕樹頭村居保育公益基金會簽訂《共建嶺南鄉村建設研究院框架協議》,并成立“廣東工業大學城鄉藝術建設研究所青田工作坊”及“廣東嶺南鄉村建設協同創新研究院”;廣東青禾田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參與古村活化工作,完成3座歷史建筑修繕活化;引入社工機構開展“青田行動——石巷深處是我家”社會創新項目,完成青田歷史文化調查,編寫《青田村志》;舉辦各類培訓班及文化活動,喚起村民主人翁意識,引導村民參與社區管理,并主動投入到農村活化保育行動當中?!梆B在深閨人未識”的青田,已然成為順德鄉村振興發展的又一張名片。
今天舉行的“中國鄉村文化活動日”活動,將結合近段時間順德制定出臺的《關于加強基層治理推動鄉村振興的意見》,進一步突出社會力量參與鄉村建設,村企結對推動鄉村振興。
打造大灣區經濟“后花園”
杏壇對基層治理、美麗村居建設、鄉村振興的做法引來市區領導廣泛關注。
去年10月7日下午,佛山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偉來到青田村調研時充分肯定了逢簡、青田在美麗鄉村建設上取得的成績,要求在開發村落群時繼續保留鄉村傳統元素,加快推動現有規劃項目落地生根,力爭通過3到5年時間把青田村落群建成古村落活化的典范。
當前,全市都在深入挖掘嶺南文化元素,打造最具嶺南文化特色的代表性城市。朱偉表示,杏壇將嶺南傳統文化保護與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使傳統文化不再是塵封的歷史符號,而是通過古村落活化重新活靈活現地展現在鄉村生活中、展現在世人面前,經驗值得肯定和推廣。他要求市區鎮三級加強合力,唱響逢簡、青田村嶺南水鄉文化品牌,在古村落保護與修繕、優秀傳統文化挖掘方面繼續下功夫,全力打造崇文重教、記住鄉愁的美麗文明示范鄉村。
佛山市委常委郭文海上任順德區委書記后,心系鄉村建設,調研最多的就是農村。他認為,順德很多村居在區鎮村各級的努力下建設得非常好,尤其是黃龍、逢簡、青田等村在基層治理工作方面,如農村管理、文化建設、鄉村振興等方面都很有特色。
“鄉村如何振興?要有好的產業、好的生態、好的環境,青田這里的生態環境就很好,文化底蘊也比較深厚。”“農村振興發展的基礎就是要加強基層大治理。”在杏壇調研時,郭文海提出,杏壇要以逢簡為點、青田為例,走出鄉村振興發展的一條新路。
去年7月21日,順德區委副書記、區長彭聰恩到杏壇調研時說,杏壇對水鄉生態旅游區的發展要“慢慢來”,特別是對全局規劃,發展思路等重大頂層問題,要規劃先行、深入研究、集思廣益,保護好水鄉這個美麗后花園,實現生態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杏壇內河網交織、魚塘密布,是典型的嶺南水鄉,以逢簡為代表的鄉村風景獨特,各具特色,有龍母文化、祠堂文化、狀元文化、永春拳文化等深厚的文化底蘊。面對得天獨厚的水鄉生態優勢,杏壇明確定位為打造大灣區經濟“后花園”,打造為灣區魅力水鄉。順德區十三屆三次黨代會中提到的鄉村振興戰略對杏壇來說是一大機遇,未來杏壇將以北七鄉為基底,以逢簡為龍頭,著力打造嶺南水鄉生態文化保育區,以文旅、商貿驅動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確立水鄉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