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中市位于四川省東北部,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生態建設示范市,面積1878平方公里。2013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2.4%,戶籍人口城鎮化率36.7%。
一、開展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的總體目標
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在關系新型城鎮化發展的“人”“財”“地”等核心問題上進一步改革創新,力求在三個重大關鍵領域取得突破: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提升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的意愿;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建立多元可持續的城鎮化投融資機制,探索總結西部縣(市)域新型城鎮化發展的路徑、模式、體制機制環境,為國家制定有關政策、全面推進新型城鎮化提供實踐基礎。到2017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1.4%,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6.9%;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9.4%,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6.4%。
二、開展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的主要任務
(一)促進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
制定、發布科學的城鎮和村莊體系發展規劃,引導人口在城市和重點鎮落戶。提升農業轉移人口社會保障水平,開展與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相關的技能培訓,確保隨遷子女享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推進保障房建設,扶助進城落戶的就業困難特殊人群。在2014年新增1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的基礎上,2015年到2020年每年實現2萬人以上落戶城鎮的目標。
(二)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
盡快建立各級政府與企業、個人的成本分擔機制,分別承擔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整合四川省、南充市、閬中市的各項資源政策,保障資金的有效供給與合理使用。在試點環境下進行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改革,推進閬中市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三)建立多元可持續的城鎮化投融資體制機制
以PPP等模式引入城市建設資金。發揮閬中市已有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的作用。設立政府政策性引導基金,鼓勵社會資本的創業與發展。繼續推進與進出口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合作。
(四)提升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開展閬中市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全面研究與評價,編制《閬中市可持續城市發展遠景規劃》、《閬中市可持續城市能力建設指南》。以智慧、低碳、綠色為引領,推動閬中市轉型發展,建設成為基礎設施完備、公共服務優良、產業支撐有力、城市形象鮮明,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歷史文化旅游名城。
(五)建立健全新型城鎮化標準體系
加快與新型城鎮化發展相配套的規劃、建設、管理與評價等標準的制修訂,強化標準實施與監督,探索建立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準化模式。
三、保障措施
(一)統一領導、統一實施。書記、市長總負責,新型城鎮化試點領導小組牽頭,統一領導、統一組織、統一協調和統一實施,積極穩妥地完成新型城鎮化試點確立的各項任務。
(二)任務分解,職責清晰。對《試點方案》提出的試點任務,進行逐條逐項細化分解,明確市委、市政府各職能部門的工作責任和進度安排。充實政策內容、優化實施方案,扎實有序推進試點工作。
(三)完善政策,制度創新。出臺《閬中市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辦法》、《閬中市城鎮化投融資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辦法》等一系列相關政策文件,在此基礎上編制各類實施細則與辦法。
(四)適時監測,評估改進。建立推進新型城鎮化試點的評估和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定期、分項進行評估、考核,及時向國家和省有關部門匯報,總結經驗、改進工作,確保改革試點工作扎實推進、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