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程斌修,四川綿州通力電梯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級工程師,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城市發展委員會副主任。1974年2月出生于四川省鹽亭縣,畢業于浙江大學金融高級總裁班,在職工商管理碩士。
電梯服務在中國已有100 多年歷史,而中國在用電梯數量的快速增長卻發生在改革開放以后。伴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城市建設對電梯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廣闊的市場空間帶給電梯產業更多的發展機遇,國產品牌希望借此機會自我提升、發展壯大,與此同時,外資品牌憑借悠久的歷史、領先的技術,也在爭奪著中國電梯市場的份額。機遇與挑戰將生存的壓力、前行的動力一并帶給民族電梯品牌。面對“內憂外患”的形勢,本土品牌該怎樣發展?前景如何?《城市化》雜志專訪了四川綿州通力電梯有限公司董事長程斌修先生。這位奮斗在市場前沿的實業家的言論,或許可以代表行業內多數民族企業家的心聲。
《城市化》:電梯行業是外資較早進入中國的行業之一,對國內企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您認為若想超越外資品牌,國產品牌還應在哪些方面付出努力?
程斌修:電梯行業最早是從國外傳入國內的,國外電梯產業的確比我們起步早、歷史更為悠久,引領了我國電梯產業的發展,也在技術上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借鑒,但是經過多年趕超,我們在技術上日臻成熟,國產品牌已經不輸于國外品牌:很多配件是在國內生產、組合的,也有很多外國企業來中國尋求合作——我之前就曾經構想過創建中外合資企業,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大力發展國產品牌,來自中南海的聲音使我對民族企業的發展壯大更有信心,更愿意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民族電梯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雖然在技術上已經與國外幾近比肩,但是在電梯售后服務方面,我們與外國品牌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我一直堅持“兩個第一”原則:在產品生產環節,產品質量要擺在第一位;在銷售服務環節,售后服務要擺在第一位——二者是并列關系,同等重要,沒有主次之分。對于售后服務,我認為應該將廠家與地方聯系起來,采用綜合的手段,比如我們在地方設立分公司,如果該地區的產品需要售后維護,不需要反饋到廠家解決,分公司就可以直接予以處理,這樣不僅提高了售后服務的效率,完善了服務流程,而且節約了時間和人力成本;再比如,對采購我們產品的區域,我們會配備專門的后期維護人員,對電梯進行定期檢修、維保,這樣可以降低電梯故障幾率,同時也便于在出現問題的第一時間出面解決。
現在的行業形勢是,面對巨大的發展機遇和龐大的中國電梯市場,一方面外資品牌不斷增加在華投資,擴大規模,搶占市場份額;另一方面,民族品牌也在不斷提升自身技術含量,降低制造及營運成本,學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完善自身營銷渠道,以期利用本土優勢逐步趕超外資品牌。
雖然在當前的國內市場中,國外品牌仍然占據著較大的份額,但是我相信,隨著我們技術的進步、售后服務水平的提高,國產品牌也會“逆襲”——要看到,現在很多國產品牌已經走出國門,在國際上也占據了一定的市場;對于國內而言,進口產品高昂的價格會加重購買者的負擔,相同質量的國產品牌則有著國外品牌難以比擬的價格優勢。所以我認為,只要我們努力追趕,國產品牌的前景是樂觀的。
《城市化》:作為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的行業之一,企業該怎樣表現出自己的優勢與特色?
程斌修:產品質量決定著企業的品質,進而影響著企業與行業的走向。作為城市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大眾型產品,電梯產品更傾向于對實用性和安全性的追求。
首先,我們要保證產品的安全性能,這是比先進的技術、博眼球的設計更為關鍵緊要的。電梯行業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直管,由此可以看出國家對電梯產品安全的重視。產品安全來自過硬的質量,為確保產品質量,公司投入大量資金升級制造技術,引進多臺工業4.0智能化生產設備,如:全智能化層門生產線、機器人自動焊接、柔性加工生產線等,以保證加工的精確度和產品質量;對物料及成本的管理、整個制造流程的標準化輸入和輸出,都是通過公司自主研發的升級ERP系統來進行的,成功實現了管理流程的高效快捷;此外,公司對外購件的來料、生產半成品以及裝配好的成品,都經過嚴格的質量檢驗,以確保零部件和整機滿足設計要求的機械電氣技術指標,同時保證耐用性與可靠性。
其次,電梯是特種設備,在保證電氣組件(曳引機、控制柜、門機、安全鉗、緩沖器、各種電氣開關等)和機械部分(轎廂、層門板、導軌、導軌支架、大梁等)的質量外,電梯的安裝更是直接影響到整機性能、運行舒適度和穩定性。俗話說“三分制造,七分安裝”,就是體現安裝的重要性。公司培養了一支強大的安裝隊伍,成員都持有上崗證并有著十余年的安裝經驗,嚴格按照設計計算書、施工方案、安裝說明書、安裝自檢標準等ISO文件作業。同時,公司還設有獨立的廠檢部門,采用比國家標準更為嚴格的電梯廠檢標準,對電梯進行試運行測試和終極性能驗收,對電梯的安裝過程和整機性能進行有效的監管,以保證電梯的安全性、穩定性和耐用性。
第三,電梯的售后服務是公司延續產品質量和提高品牌服務的另一個關鍵。公司擺脫檔案管理式的傳統方法,利用電梯物聯網系統,對電梯運行數據進行實時采集,對電梯進行遠程監控和自動診斷,對電梯的定期維保維修進行智能派工,當然也包括對客戶信息的基本管理,通過對房地產開發公司、物業管理公司和終端用戶進行智能化和系統化的無縫對接,搭建一個暢通無阻的服務通道,以提供最快速、有效、專業的服務,真正做到滿足客戶的需求。
《城市化》:城市建設使電梯需求上漲,帶來機遇的同時,對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該怎樣在科技、設計等方面實現優化升級,以應對與機遇并存的挑戰?
程斌修:挑戰與機遇是共生的,機遇帶給企業和產業更大的發展空間,挑戰則可以敦促企業與產業快速地進步、升級、創新。我認為,要想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應該在以下三個方面實現優化:
第一,技術。電梯產品的質量是由技術主導的,先進的技術不僅可以提升產品質量、使產品更安全,而且可以節省人工。在產品的生產流程中,我們在逐步實現著從人工生產到機器生產的轉換;對于產品的使用與后期管理,我們也已經擁有了相對完備的遠程遙控系統,哪個地方的產品在怎樣運作、出現了或可能出現什么問題,我們都可以遠程監控到,這使產品管理更科學、智慧、高效。
第二,設計。城市在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提升,出現了越來越多直接到戶的私人訂制型產品。私人訂制客戶不同于公共型客戶,對于產品的技術細節、外觀設計有一些個體化的需求,這就要求我們在完善技術的同時,重視產品設計。如同對于一個人而言,不同的衣著會帶給他人不同的感受,不同的電梯轎廂設計也會帶給使用者不同的體驗。所以在設計層面,我們要重視客戶的意見,盡量設計出更令客戶滿意的產品。
第三,銷售。不只電梯行業,如今很多傳統行業都仍采用逐級銷售的方式,過多的環節帶來高昂的流通成本,使得產品價格逐步攀升,而這些成本全部由消費者買單,這其實也是一種資源的消耗。銷售方式要升級,就要削減無效環節、盡量避免消耗,我們可以考慮采用直銷或網上銷售的方式,使產品從廠家直接到達消費者手中,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成本,也使購買更便利。
企業要發展、行業要進步,得到良好的發展機遇固然是幸運的,但是挑戰的出現也并非意味著發展減速,真正的強者敢于迎接挑戰,變挑戰為機遇,使自己站上新臺階。我希望,自己和電梯行業都可以成為這樣的強者。